福寿螺入侵中国40年!它的弱点很搞笑,只用一招就连窝端!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如果你在水池或者农田看到一块块粉色的附着物,要当心了,那可不是什么蔓越莓草莓什么的,它是福寿螺的卵,别说吃了,碰一下都说不定有生命危险。

40年前,福寿螺被一位阿根廷的华侨无意间带回国内,然后迅速繁殖一发不可收拾,对于小龙虾这类入侵物种来说,福寿螺的战绩十分亮眼,简直是植物入侵之光。

可是人们也发现了它的弱点,看来它的光辉战绩也大打折扣了。

01

福寿螺的入侵

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随着气温的悄然上升,一个看似寻常却又暗藏危机的现象悄然上演,就是福寿螺的繁殖季节来临了。

它们那些原本不属于我们这里,如今却在我国的多个地方肆虐繁衍,给当地的生态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河畔边原本宁静的水域被一抹抹粉红色所打破,那密密麻麻的卵块,宛如一幅诡异的图案,让人不寒而栗。

这些卵块,便是福寿螺留下的痕迹,它们以惊人的速度繁殖,不断地侵占着新的领地,成为了一种令人头疼的生态问题。

福寿螺的入侵着一段历史,追溯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一位阿根廷华侨的无心之举,将这种原产于南美洲的生物带入了我国台湾。

这种生物并未因新环境的到来而备受欢迎,反而因其口感不佳而遭到了冷遇,于是它们被遗弃在野外,开始了它们的野蛮生长。

几年后,福寿螺再次被引入我国,并在广东中山地区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历史似乎总是在重复同样的错误。

尽管人们试图通过养殖来利用这种生物,但最终还是因为其不佳的口感而将其再次遗弃,这一次,它们没有了人为的束缚,开始在野外疯狂地繁衍。

福寿螺的繁殖能力之强,一旦失控,它们便如野火燎原般迅速蔓延,给当地的农作物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这些生物不仅肆意侵害着我们的农作物,导致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更可怕的是,它们还携带了大量寄生虫,无形中给人类的健康蒙上了一层阴影。

甚至它还差点引发人命便是2006年北京一家川菜馆引发的寄生虫感染事件,原本美味的凉拌螺肉,却成为了寄生虫的温床,导致多人感染。

尽管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遏制福寿螺的扩散,但问题依然严峻,在一些地方,由于缺乏对外来物种的认识,不少民众仍将福寿螺误认为是田螺而食用,导致寄生虫感染的案例时有发生,这不仅是个人的不幸,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警示。

02

惊人的繁殖量

据专家统计,每年一只雌性福寿螺能产下高达2400至8700粒幼卵,而每次产卵,数量也可达到惊人的200至600粒。

在每年的4月至6月,是福寿螺的产卵高峰期,此时无论是池塘边还是田埂上,都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粉红色卵块,它们就像是大自然中的粉红色印记,记录着福寿螺的繁衍历程。

这些卵块往往选择附着在水边的植物、木桩、石块或水稻杆上,为即将诞生的生命提供了一个安全而稳定的生存环境。

尽管福寿螺的繁殖能力强大,但其幼卵却并非无懈可击,在过去,农村的孩子们在玩耍时,常常会不经意间踩碎这些幼卵,或是出于好奇捡起它们观察。

而如今,随着钓鱼爱好者的增多,这些幼卵竟然成为了诱饵的新选择,人们将福寿螺的幼卵用作钓鱼的饵料,这种被戏称为“福寿螺新玩法”的方法,不仅为钓鱼者提供了丰富的饵料资源,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少福寿螺数量的作用。

当然对于福寿螺的防治,人们并不满足于这种温和的方式,在一些地区,为了更彻底地消除福寿螺的威胁,甚至采取了极端的手段——使用炸药销毁幼卵,人们将收集到的幼卵集中放置在一个金属容器中,然后点火引爆。

随着一声巨响,这些幼卵被彻底销毁,无法再孵化出新一代的福寿螺,那么成年的福寿螺怎么办呢?

03

给鸭子吃

福寿螺被列入国家环保局公布的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这种螺不仅对农作物造成了巨大损害,而且其体内携带的寄生虫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福寿螺的繁殖能力极强,一旦侵入农田,它们就会大量繁殖,消耗大量作物资源,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失收。

它们的粪便还会污染农田水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福寿螺体内竟藏匿着名为广州管圆线虫的寄生虫,一旦这种寄生虫侵入人体,其后果不堪设想,可能引发瘫痪、嗜睡、昏迷等严重病症,甚至对生命构成致命威胁。

为了应对福寿螺带来的问题,人们尝试了各种清除方法,人工清除法虽然有效,但劳动强度大,且难以彻底清除;化学溶液方法虽然能够迅速杀灭福寿螺,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潜在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生物防治成为了一种新的选择,鸭子成为了福寿螺的天敌,它们不仅能吃掉福寿螺,还能将福寿螺的卵一并吞食,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福寿螺的数量。

投放鸭子的时间选择在冬季前,此时福寿螺正处于繁殖高峰期,鸭子的到来无疑是对它们的一次沉重打击。

在自然界中,除了鸭子之外,福寿螺的克星还包括螺鸢和亚洲钳嘴鹳等鸟类,这些鸟类将福寿螺作为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通过捕食福寿螺,有效地限制了其数量的增长,维护了生态平衡。

这些天敌的存在并不能完全消除福寿螺带来的威胁,因此人们仍需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防治方法。

尽管福寿螺给人类带来了诸多困扰,但在一些地方,它们也被人们以各种方式利用,例如,在一些地区,人们会将福寿螺的壳作为玩具,或是将其炸食,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福寿螺的一种无奈而又巧妙的处理方式。

04

其他失败的入侵物种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强十分强大,当罗非鱼首次踏上中国大地时,它的态度颇为嚣张。

中国吃货岂会容忍它如此猖狂?凭借肉易于养殖的优点,罗非鱼很快便被我们端上了餐桌,甚至成为热门养殖鱼类并出口创汇。罗非鱼已成为一道家常菜肴,但其曾经的嚣张气焰已不复存在。

非洲来的埃及塘鲺,其形态与我国鲶鱼颇为神似,因此在民间有着“革胡子鲶”的别称。这种鱼类的生命力十分顽强。与罗非鱼相比,它更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即便是臭水沟这样的地方,也能泰然处之。

一开始,埃及塘鲺的肉质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喜爱,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其肉质的可接受性,可是这种鱼类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太令人满意的特性,比如较为浓重的臭味,使得它在某些方面略显尴尬。

斑马贻贝原产于黑海,繁殖能力极强,斑马贻贝曾在美国引发严重问题,威胁到交通及核能安全。

在中国,尽管其繁殖速度很快,但是斑马贻贝还是濒临濒危,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繁殖速度远远赶不上被食用的速度。

太阳鱼被称为“美国鱼王”呢,繁殖能力超强,钓这种鱼不是容易,但是它的肉质鲜美,营养还丰富得很,所以好多地方的太阳鱼都快没了,就是因为太好吃了,大家都想吃。

在山东胶州湾发生的海水入侵事件中,海星迅速登上了烧烤摊并被抢购一空,由于肉质干涩,海星并不符合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不过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市场,这个问题似乎并不构成困扰。

风滚草和水葫芦这两种植物也未能幸免,风滚草源于美国,而水葫芦则来自南美,这两种植物都曾引发过入侵问题,但在中国,它们并未造成大规模泛滥,这是因为这两种植物都被纳入了食材范围,尽管吃它们的人并不多。

生蚝是来自丹麦的外来物种,曾在当地泛滥成灾,在中国市场上,人工养殖的生蚝供不应求,中国人希望生蚝能够降价的愿望尚未实现,因为生蚝的高价与其美味形成了鲜明对比。

牛蛙和小龙虾均来自北美,牛蛙最初被引入中国是为了养殖为食物,但本土野生的牛蛙几乎灭绝,同时养殖的数量也不足以满足需求。

相比之下,小龙虾的命运更加戏剧化,早期小龙虾仅作为牛蛙的饲料,人们对这种外壳硬邦邦、虾肉没多少的动物并不感兴趣。

随着吃货们的尝试,小龙虾逐渐成为了中国夜宵市场上的热门食材,为了美食,小龙虾不得不承受被丢进油锅、端上餐桌的沉重代价,成为史上最丢脸的入侵物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