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工厂、版型上云!老牌成衣厂把传产做成时尚业
光隆董事长詹贺博是家族第3代,他改造工厂、优化成衣流程,专注让公司更科技、更时尚,带领光隆走出一条有别于同业的道路。(图/财讯提供)
一般人想到成衣业,常会和劳力密集、手工导向连结在一起,但从羽绒起家,如今已成功转型为成衣大厂的光隆,在家族第3代董事长詹贺博2013年接掌至今,大力投资新技术、改造公司门面,推动传统成衣业很少愿意改善的公司下水道工程,不仅让财务数字更加亮眼,也让光隆摇身一变成为「科技成衣公司」。
光隆1966年成立,如今已近一甲子,曾与台湾羽毛、合隆毛厂并列台湾3大羽绒厂。不过,在2012年以前,光隆的获利数字其实都不尽理想,每股盈余长期在1、2元附近游走,但在2013年却一举翻上4.05元,股价也开始暴冲,那1年,拥有金融、科技产业历练的詹贺博,正式接掌光隆。
《留才》工厂重建商办、别墅
詹贺博说,过去在光宝科技旗下建兴电子工作时,梦想是在30岁以前做上科技业的高阶经理人,从来没有回家接班的念头。但看着光隆因为家族纷争、经营阶层空转等事件逐渐发生,因为不希望看到祖父詹发枝一手创立的事业毁于一旦,所以开始买入光隆的股票,最后竟成为最大股东。「当时想法很单纯,就是想用新的管理方式为公司服务。」
但他发现,传统产业一直都有挥之不去的「形象」问题,厂房较破旧、薪水也没有金融、电子业的竞争力,「对年轻人来说,一定会有心理障碍。」为了改变这种氛围,詹贺博决定「花可能不需要花的钱」,借此吸引更多年轻人才。
《增产》快速调出大数据讨论
像是2019年在宜兰成立的成衣开发中心,不仅提升光隆的工艺技术,更是一栋同时拥有商办、透天别墅功能的复合式建筑,一方面营造新颖的工作环境,一方面别墅区还能当作房地产出售,一鱼两吃。
另外光隆在桃园中坜有一座污水处理园区,1982年建成至今,已经十分老旧,詹贺博毫不避讳地笑说:「原本很像是在田中间的破工厂,就算用和科技业一样的薪资招募研发人员,人才也一定会跑掉。」所以,他也把污水处理园区打掉重建,盖了物流中心,同时成立新的制造研发部门,在招募人才上,果真就容易许多。
有了人才,工作流程的优化更是迫切。詹贺博说,光隆的主力产品是冬衣,复杂性高且款式多,从设计、打版到打样,都需要投资大量的资源,对打版师傅的倚赖度高。但随着打版师傅凋零、电脑绘图兴起,年轻人对于从事此类工作的热忱大幅降低,所以他在2020年建置了资料库,将过去打版师傅做的所有版型上云,客户如有需求,就可以快速从大数据中调出版型修改讨论,「这会让年轻人觉得虽然是从事传产业,但感觉是在做时尚业。」
而且,过去排版仰赖老师傅的经验,但现在透过电脑排版,不同尺寸的衣服可以同时在同一匹布上完成,布料使用率提高,就能大幅减少损耗,甚至连「改善转档效率」的小细节,詹贺博也不放过。「过去业务为了把PDF格式的订单内容放到Excel,要花上好几个小时的时间,甚至变成一整天都在处理这件事情,毫无效率;但现在只要花上数分钟,就能自动转档,并汇入系统。」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流程细节优化,明显反映在财务数字的改善上。过去,光隆的管销费用大约占到营收的16%,但如今已大幅降低,仅占约8%,詹贺博表示,未来光隆的管销费用还会继续降低,对于营业利益的提升就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