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救援者:风像刀割,所见选手基本是短袖短裤,一夜救援4人其中3人遇难

甘肃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事故已致21人遇难。视觉中国供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2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5月22日,甘肃一山地马拉松赛遭遇极端天气。截至23日早上8点,共搜救接回参赛人员151人,其中8人轻伤,在医院接受救治,21名参赛人员找到时已失去生命体征,其中包括中国超马纪录保持者梁晶

发现梁晶时,资深跑者林傲化名)“两腿发软,不敢相信”。熟悉地形的林傲跟随当地消防队参与救援,5月21日晚上七八点,天色已经渐暗,他们在赛道CP3(第三个打卡点——记者注)附近草甸上发现了一位已经无意识的参赛者,“衣服和长相都很像梁晶,但他没戴眼镜,而且在救援前他们已经听说梁晶到终点了。”林傲心存侥幸,“按梁晶的水平,肯定到终点了。”看着号码布,他问:“001号是谁?”

经确认,眼前的就是跑友圈里被誉为“梁神”的梁晶,不久前的江南100英里赛事中,他刚打破赛道纪录并夺冠。此时,他已经没有生命体征,双腿有擦破,“很可能是摔下去了。”林傲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透露,将梁晶等其他选手从CP3转运至CP4,多是50厘米宽的小道,8公里左右的路程,大概抬了三四个小时,救援人员将参赛者遗体集中安放到一个窑洞里,当晚他参与救援的4人中,有3人不幸遇难。

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的赛道,林傲已经跑过3次,“今年鬼使神差没有参赛”,但关注赛事的他很快得到了赛道出现意外的消息,他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自己也作为向导参与救援。县城离黄河石林大约90公里,他当天下午5点多抵达现场进山。

“赛道整体爬升不大,约3000米以内的累计爬升,和其他百公里越野赛相比确实较低;另,赛道难度低,属于基本都能跑起来的高速赛道。”据参加了本次赛事的资深跑友“流落南方”介绍,黄河石林的赛道最难的部分是从CP2到CP3,8公里距离,爬升1000米,很多路段陡峭,多是石头与砂土混合的路况,“选手们需要手脚并用往上爬,这里是摩托车都上不去的,所以CP3不提供任何补给,这意味着,即便到达山顶,也没有可补充的食物、饮水热水更是妄想,暴露的山体,更无处可休息,且无法在此处退赛。还要坚持到CP4。”

“现场情况不乐观,尤其CP2~CP3赛段。”抵达现场后,林傲得到消息,已经有参赛者没有生命体征。按照部署,林傲跟随的救援队从CP3开始搜救,搜救现场气温很低,“上山前,就听说很多选手失温。”他穿着两件抓绒衣,但走到一半,还是冷得不行,又披上消防队员作战服,“风刮在身上刀割一样,但我们发现选手时,基本都是短袖短裤。”

黄河石林赛道的天气,林傲此前就有所体会,“可能今天是艳阳高热,但明天就下雪。”他记得前几次比赛,同样的季节,赛时温度大概25~30摄氏度,但有一年次日就出现降雪,另一年,赛时温度逼近35摄氏度高温。

天气情况不稳定,再次袭击本场赛事,且将比赛推向全面崩盘的境地。“流落南方”回忆,“比赛日早上,风和日丽,阳光甚好,坐摆渡车去起点之前甚至还有一丝暖意。”但大概10点半后,雨点零星逐渐变为密集逆风已经出现,“风裹挟着雨点打到脸的,像密集的子弹打过来一样,真疼。眼镜被雨水糊住,眼睛在强风密雨下也睁不开,只能眯着缝儿,视线受到严重影响。”再往后,“发现十根手指都没有感觉了,把手指放嘴里含着,感觉含了很久,但手指仍然无感觉,同时觉得舌头也冰凉了”,这时,他果断决定退赛,下山。

五月底,白银已经入夏,“流落南方”透露,基于前几届的经验冲锋衣并没有被列入强制装备,而是作为建议装备写进了赛事手册。关于这一点,没有选手提出异议,“我的冲锋衣装进了转运包,存放到赛道62公里处的CP6换装点,正常情况天黑前能赶到这里。”他还提到,“组委会收集转运包的时间是在赛前一晚,如果是比赛当天早上,可能很多人就会把冲锋衣穿在身上了。”

冲锋衣等防寒装备没有列入强制装备,且没有进行赛前检查,这是林傲认为“组委会不够专业”的地方,他从2011年开始跑马拉松,从2014年开始参加百公里赛,大部分专业赛事都会在强制装备中列入250克以上冲锋衣、强制药品、救援哨、头灯等装备,并在赛前严格检查,但在他参加过的往届的该项赛事中,并没有赛前检查的流程,技术会介绍也相对笼统,“还是欠缺经验”。

“突发的极端天气,不证明比赛本身很糟糕。但后续的救援,就是对组委会的考验了。事实上,这是对白银市甚至更高层面的一场应急大考。”赛后,“流落南方”表示,这次事件应该让更多跑友警觉,“以后参加类似的高海拔地区的比赛,一是带足救命的装备,二是在平时就要能做到正确认知自己的身体状况,三是面对比赛中的突发情况,及时果断做决定。完赛不是终点,回到家才算抵达终点,安全永远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