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慢性病增加 中醫調養減副作用

政府官员13日指出,盼透过中医在长期照护的作用,降低医疗开支与副作用。(Photo by 吕翔禾台湾醒报)

「中医与西医结合,不只降低医疗费用,还能减缓化疗副作用!」健保署长石崇良13日表示,在超高龄与慢性病趋势增加下,中医调养的重要性逐渐增加,在中医方面政府有推动临床治疗、预防肾病与减缓化疗等辅助治疗;中医药司司长苏奕彰也说,清冠系列药物在国际上获得不少荣誉,未来盼借由中药研发,强化台湾医疗特色。

三高支出达1676亿

石崇良表示,台湾面临超高龄社会挑战,2025年老年人口将超过20%,我国中壮年人口于2015年已经达到高峰,正在逐步减少中,对健保财务将是严苛挑战。另外,她提到,台湾的老化速度与南韩差不多,但未来会超过日本,且进入高龄化社会的同时也失去健康,台湾的高龄失能人口2023年达到89万,且逐年增加中。

「台湾1年的三高医疗支出高达1676亿,每年有5百万人就医!」石崇良表示,随着医疗支出的提高,政府也会逐渐增加挹注健保的预算,目前是12%,未来设法朝向日本的20%迈进,但除了政府增加支出,也要更注重慢性病的保养与预防,此时中医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慢性病可预防

他指出,日本将很多慢性病都称为「生活习惯病」,代表慢性病是可以预防且改善的,因此未来要加强预防医疗,而中医透过慢性的调养身体,可以在肾病、住院与降低化疗副作用等面向做起,目前有西医住院病人中医特定疾病辅助医疗、降低化疗副作用、标靶药物结合中医、急症处置计划与安胎方案,可减少副作用与医疗支出。

石崇良说,慈济近来对罕病治疗已见研究成果,有望降低打一针需要4900万元的高额支出,很多经济发展不好的国家相当希望做出平价中药,盼未来持续扩大中医在医疗照顾的比例。中医药司司长苏奕彰指出,目前正有「中医药振兴计划」(111到115年),盼加强中药采购源头管理、加强人才训练与创新服务。

清冠擦亮台中医招牌

「清冠从研发到出口外销只要8个月,清冠二号还能让死亡率下降74%!」苏奕彰指出,近年来中医的研究成果正被国际逐渐看见,与西医的合并治疗也愈来愈靠近,若扩大中医的应用,还有与西医的合作,不只能作为台湾医疗输出国际的重点,也能降低医疗费用开支。

【更多精采内容,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