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化弊病未除 托育品質隱憂

赖清德总统喊出「O到六岁国家一起养2.0」,将全力支持育儿家庭。综观近年政府逐步公共化,降低学龄前幼儿送托负担费用,却仍然撼动不了少子化及幼托品质下降的速度,盘点政府补助金额设计似乎充斥矛盾,使得绝大多数父母及幼托人员有被双重剥削的感觉,这也成为赖清德总统及新内阁团队上任后,必须承受的检讨声浪。

去私有、去营利 幼托承受恶果

如今的公托、公幼并非真正的公营单位,而是政府为了降低全面经营的负担比率,大刀阔斧将公共服务产业民营化,委由民间团体办理公共托婴中心及非营利幼儿园。俨然忽略适当私有化可以促进公利的官僚体制与私利的民间体系整合,帮助在公平与良性竞争下有效提升品质。

有别于政府全面支持委托民间团体办理的公办民营托婴中心、非营利幼儿园,政府对待私有及准公共托婴中心、幼儿园,如同「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未参酌逐年提升的营运成本,反倒是变相加重营运经费的管制,无视品质提升所仰赖人力、物力上升的成本,杯水车薪的补贴更使「O到六岁国家养,全面保障幼托劳动薪资」沦为口号,全台幼托机构也被迫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同样是生育养O到六岁幼童有送托需求的家庭,政府撒出来的币却有多数只是照顾少数族群,在少子化未见起色的状况下,更凸显物竞天择的重要性。「羊毛出在羊身上」,当不同规模营运及成本的幼托机构成为「大锅炒、均一价」的服务必要条件,幼托品质显然已成为低价下的牺牲品。

无能力差别给薪 劣币逐良币

早期幼托人员所谓的低薪,到如今已非低薪,政府提升薪资采以年资认定,「当惩戒高于奖励、薪资高于能力」其齐头且竞赛式、勿论优劣的调薪机制,更形成流动率高以及缺工的新孔洞,间接导致幼托现场面临劣币驱除良币的危机。

这几年幼托人员血汗的劳动环境并未被改变,除因上述原由,「一人犯错全体受罚」,未建置完善的即时吹哨机制,也使得幼托人员害怕背负高道德标准责任,而不敢踏入这个职场,甚至不堪负荷被迫出走,加速不适任幼托人员四处流窜,如此去劣换优的低替换率,幼托品质崩坏已可预见。

目前缺工问题尚未解决,各县市比拚公共化机构数量只会扩张人力缺口,甚至制造收托量能假象,家长依旧面临无处可托的困境。

公私友善共存 幼托体制核心

「O到六岁国家一起养2.0」应该建置在公私友善、共存的幼托体制上,如同前言,政府精进作为,应停止竞赛式的非营建置,盘点并补足人力缺口;如实反应营运成本,平权分配资源;取消齐头式给薪制度,以能力核实给薪;如此将有助于品质永续提升,并帮助稳定收托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