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总白皮书直指台湾面临五大风险 提九建言

工总白皮书也因此归纳出九大建议方向:

一、「推动台湾成为区域运筹中心」:除目前政府推动的「亚洲高阶制造中心」与「半导体先进制程中心」外,我们建议区域运筹中心应纳入智财中心、营运总部中心、以及资产管理中心。

二、「打造陆海空新兴产业体系」:建议政府在半导体、5G通讯产业外,加强力道推动陆(电动车)、海(离岸风电)、空(太空、低轨卫星、无人机)等新兴产业,让中小企业有机会切入并参与高附加价值的供应链,将有助于提振整体产业竞争力,才能完善台湾产业结构,进而促使生产资源获致合理配置与有效运用。

三、「加速基础建设更新速度」:建议政府应多加利用基础建设证券化、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将民间资金与思维纳入公共建设推动的机制中。

四、「多元布建新能源,确保稳定供电」:政府能源政策应重新检讨评估未来10年的电力需求,且所有能源不论是燃煤、燃气、再生能源,还是核能、氢能、冷能都应列入考量,俾规划最适切的能源发电结构;配合台湾产业发展,参考国际能源署(IEA)全球能源配比,订定能源分期目标,才能长期兼顾稳定供电与减少碳排的目标。

由于零排碳的核电有助于增加电力调度弹性,政府应审慎评估让现有核电厂延役,扮演备载能源的角色,同时参考法国发展新一代小型核能设施的可行性做法。零排碳的核电,可作为基载能源,不宜贸然从能源选项中排除。

五、「全力推动低碳转型」:建议政府尽速扩大验证量能,协助中小企业进行碳盘查,并以政策奖励措施,鼓励企业投入净零排放;协助中小企业理解净零碳排议题之重要性与带来的影响。

关于产业关心的碳费问题,征收对象应扩及所有事业与民生,以直接与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者为对象,建议碳费费率应先低后高分阶段滚动检讨。

六、「解决人口危机与人力资源不足之困境」: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国家改弦更张,逐步从奖励生育的角度转于营造快乐、宜居的居住环境着手,增加人民的幸福感,进而带动生育率的提升。政府应思考从「建立宜居环境」与「强化个人效率」着手,推动整体社会的正向循环,包括大量兴建社会住宅,让家庭债务减轻,进而缩小贫富差距;在教育上,推动平等、适性教育,产学间紧密合作,避免产生学用落差鸿沟,「打造宜居社会、快乐国度」可能才是提高生育率的根本解决之道。拓展与扩充人力资源是治标,但遏止人口数持续下探才是治本。挽救人口危机,要追本溯源,摒弃短期烟火式的措施,才能找到解决之道。

七、「协助产业应对通货膨胀与供应链重组」:建议政府应全面掌握全球物价之波动情形,同时确保能源、原物料、粮食供应之稳定;并且检讨政府总体金融及财政政策配合调整之可能性;行政部门可考虑利用大数据资料库,建立原物料价格变动模型,俾利产业预测重要物价指数波动情况。产业界也希望政府采购环境能够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现况,并应依物价滚动式修正,修正相关政府采购规定,以符合实际物价波动情形,让厂商能保有合理利润。

八、「掌握国际经贸趋势,强化新南向政策效益」:政府在对外经贸政策上,除了协助产业探寻新的生产基地、商机媒合,也应积极参与国际数位贸易规范的制定,让我经贸版图更加完整,确保我方利益。

我国在推动新南向政策时,更须留意各个国家在RCEP扮演的上中下游位置,并从产业链体系,建构各国推动计划的策略地图。

九、「重启两岸对话,恢复民间互动交流」:在确保我国主权完整的前提下,「能战也要能和」,两岸应重启对话机制,恢复民间交流,减少对于情势的误判,才能使台湾在和平局势下持续稳定发展,并促成区域的稳定和平。

工总指出,台湾经济表现亮眼,但国际情势变幻莫测,拥有安全、和平、永续的生存发展空间,其重要性无可取代。唯有如此,所有亮丽的经贸数据才会具有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