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上独立机关的暗门

(图/本报系资料照)

独立机关这几年的运作饱受各界批评,特别是委员的提名和任用几乎掌控在执政党手上。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不甩立法院调阅小组决议,拒绝提供镜电视审议资料,引发在野立委痛批NCC主委陈耀祥公然挑衅,这显然只是弊病的冰山一角。

独大和霸道只是一墙之隔。傲慢的掌权者常耍的手法是,在野阶段,狂摇「民主改革」的大旗;取得政权后,则狂撒「反民主改革」的迷雾。换了屁股,真的会换脑袋,政治人物不能宠,人民要有觉醒。

独立机构的尊严和专业是政客们常灌的迷汤,不少权迷心窍的学者还昧着知识分子的良心,跟着带风向,当掌权者故做不知的遮羞布。

NCC主委为何难产?背后正是铁杆亲信作怪。民主法制的作用是要匡正权力的贪婪。整碗捧去绝对是民主政治的灾难。

民进党立院党团干事长吴思瑶说,NCC人事任命同意权,执政党会用最高的标准、最好的人选来争取社会认同和国会支持。理论和逻辑上都没有错,话也讲得很漂亮,奈何人性就是不可靠。马政府用了不少无党籍人士当独立机关首长,还避免不了上头的意志伸手进来。问题就出在委员都是政治任命,像不分区立委一样,怎能不听命于党意?

当国会是一党独大时,在野政党再会投票,手就是不够多,这时要相信掌权者能有慈悲吗?会在意社会认同吗?事实根本就是狗吠火车,执政者光靠御用名嘴的口水就能把人淹死,人民岂能苦等掌权者胡作非为4年才有反制的机会?

政府有哪些独立机关呢?中央银行、公平交易委员会、中央选举委员会、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等都是。独立机关的设立已经21年了,多少委员上上下下,你有感受到它的独立性吗?你记得有独立风骨的首长又有谁呢?

政治人物本来就不能过分被宠爱。高科技时代,数位监控工具发达,导致不少国家自由民主倒退,有些掌权者甚而视政治伦理为无物。台湾是否出现这种危机,值得大家警惕。名嘴、网军的乱象更加的变本加厉,你相信学者不会依附权势、大吹法螺吗?好好想想吧!

哪些人可被优先考量为独立机关的委员呢?一、私下钻人脉;二、表面没党派。人脉!关系复杂了,门路呢?也有很多的旁门左道,背后更得有大咖撑着。至于没党派,有谁会呆到把党派写在脸上呢?台湾现在好不容易三党不过半,在野阵营好好替人民看住独立机关的暗门吧!(作者为国家公益发展协进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