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男子蒙冤入狱10年,出狱获赔118万,回家嫌弃妻子人老珠黄
2005年,贵州男子王元松含冤入狱。为给丈夫讨回公道,妻子罗治细踏上了漫长的维权道路。
在罗治细的不断努力下,2015年,王元松终于被无罪释放。
然而,回到家的王元松,不但嫌弃妻子人老株黄,甚至还对她长期实施家暴。
更令人震惊的是,短短3年间,王元松不仅花光了118万的国家赔偿款,甚至还倒欠了20万。
那么,在这三年间,他究竟做了什么?如今的他,又怎样了呢?
工地纠纷导致含冤入狱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王元松,在湖南省新化乡当包工头,经常接一些附近村子的土地建设工程。
2004年8月2日,王元松接到了新化乡牛洞村的一个道路修建任务。于是,他便带领着工人们来到了村里。
就在他和工人们准备,对村里的道路进行挖掘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打乱了王元松的所计划。
只见当地村民徐丙权,怒气冲冲地来到工地。
由于对土地赔偿问题心存不满,徐丙权站在工地中间,情绪激动地要求工程队立即停工。
徐丙权愤怒的咆哮声盖过了机器的轰鸣,不知情的工人们在听到后,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困惑地看着徐丙权。
为了平息徐丙权的怒火,王元松走到他面前,试图和他交涉一下。
但此时的徐丙权已经失去理智,他对着王元松破口大骂,甚至将他全家都问候了一遍。
面对眼前如此紧张的场面,工人金宗光好心上前劝解。
然而,这一举动却彻底激怒了徐丙权。
只见徐丙权突然从身上掏出了一个便携式的杀猪刀,狠狠地朝着金宗光刺去。
随着徐丙权手中的刀光一闪,金宗光的鲜血瞬间喷涌而出。他惨叫一声后,便捂着腹部倒在了地上。
王元松见状后被吓了一跳,他急忙冲上去救援。
然而,此时的徐丙权已经彻底陷入疯狂。
眼看着王元松即将冲向自己,徐丙权立即挥刀向他砍去。
顿时,王元松的左肩鲜血直流,瞬间浸透了他的衣服。
眼前的一幕,让工地里的工人们感到震惊,面对工友接二连三被砍,他们纷纷抄起手边的工具自卫。
这时,徐丙权意识到寡不敌众,立马转身逃跑。
尽管身受重伤,王元松还是带领三名工人追了上去,身怀正义的他决定,一定要将这个疯狂的凶手绳之以法。
在追逐过程中,由于伤势过重,王元松突然一阵眩晕,随后便重重地摔倒在地。
而当他在医院里醒来时,却得知了工友金宗光,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的消息。
随着工人们的报警,警方立即对此事介入了调查。
令人意外的是,王元松竟然被警方当成了杀害金宗光的重点嫌疑人。
原来,由于当时在现场的工人,陈正华和陈跃华向警方作证,称他们亲眼目睹王元松杀人。
因此,尽管王元松极力为自己辩解,但还是以嫌疑人的身份被警方带走了。
2005年4月,王元松杀人案被开庭审理。
法庭上,检方以陈正华和陈跃华的证词为主要证据,指控王元松犯有故意杀人罪。
对于这个判决,王元松辩护律师当场表示,仅仅凭借两个证人的说辞就定罪,根本就不合理。
尽管如此,法庭还是采信了检方的指控。
最终,王元松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判决下来的那一刻,法庭内外一片哗然。
王元松的妻子罗治细在旁听席上失声痛哭,不敢相信这个结果。
为证明丈夫的清白,一场漫长而艰辛的申冤道路开始了。
漫漫申冤路
在王元松判决结束,进入监狱服刑后,罗治细和公公王老汉暗暗发誓,一定要为王元松洗刷冤屈。
就这样,罗治细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为了丈夫的案子,开始自学法律知识。
罗治细白天忙完农活,晚上就灯下研究和学习关于法律的书籍和资料。
此外,她还经常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往返于县城的图书馆,借阅各种法律资料。
为了将那些法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弄明白,她还经常虚心向当地的律师请教。
与此同时,王老汉也开始为了儿子的事情四处奔走。
他带着厚厚的申诉材料,不辞辛劳地往返于各级法院和检察院之间。
尽管被多次拒之门外,但他始终都不气馁,继续坚持上访。
有时,他甚至要步行几十公里到市里递交材料,在这个过程中,王老汉风雨无阻。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律师被他们执着的行为感动了。
律师表示,想要证明王元松是被冤枉的,那就必须要让当初作证的两个人,将自己所看到的真实情况说出来,那样大概率会给案件带来转机。
于是,罗治细来到了陈正华和陈跃华的家,希望他们能帮助自己。
陈正华和陈跃华看到苦苦哀求的罗治细,在多年良心的谴责下,他们最终向罗治细说出了实情。
原来,当天他们并没有看到王元松杀人,而他们之所以那么说,完全是在刑讯逼供下,被迫做出的伪证。
然而,当罗治细请求他们,和自己一起去法院说出实情的时候,他们却以担心要对此负责为由,无情的拒绝了。
就在罗治细几乎快要绝望的时候,案件出现了重大转机。
2011年,真正的凶手徐丙权,在一次偷窃中,进入到了警方的视线。经过一番调查,警方确定了他就是当年杀害金宗光的真正凶手。
随着徐丙权的落网,王元松的案件重新引起了司法机关的注意。
2014年,在多方努力下,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决定对王元松案进行再审。
经过详细审理,贵州省高院撤销了原判,并将案件发回重审。
同年10月,六盘水市检察院做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决定:释放王元松。
当王元松走出监狱大门的那一刻,等候多时的罗治细泣不成声,紧紧拥抱住阔别多年的丈夫。
为了弥补这十年的冤狱之苦,检察院决定给予王元松118万元的国家赔偿,以及20万元的社会救助金。
王元松终于重获自由,就在大家都以为这个饱受磨难的家庭,终于要迎来了幸福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丈夫的变化
罗治细发现,自从丈夫出狱后,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就连曾经亲密无间的夫妻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罗治细注意到,丈夫不再亲切地喊她"小细",而是生硬地称呼她为"罗姐"。
有一次,她还无意中听到王元松对邻居抱怨:
"十年不见,她怎么老成这样了?"
丈夫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尖刀,深深刺痛了罗治细的心。
这些年,罗治细为了给丈夫维权,不仅东奔西走,甚至还因此欠下了不少债务。
然而,当她希望丈夫能帮忙还清的时候,王元松却置之不理。
更令人心痛的是,他甚至开始对罗治细施加暴力。
此外,为了弥补自己这些年的损失,王元松开始大手大脚地花钱。他不仅买了豪车,还开始沉迷于赌博。
短短三年内,不仅将118万的赔偿金和20万的救助金挥霍一空,甚至还下了20多万的外债。
而当罗治细试图劝他节制时,换来的却只有一顿拳打脚踢。
2017年夏天,王元松被诊断出患有动脉瘤。医生建议立即手术,但他却突然拒绝治疗。
"活着有什么意思?"他常常这样自言自语。
罗治细瞒着他准备卖掉家里仅剩的房子筹钱治病,却被王元松阻止了。
"你想卖房子?你是不是巴不得我死?"王元松歇斯底里地朝罗治细咆哮。
罗治细泪如雨下,"我只是想救你啊!"
然而,这句话并没有触动王元松的心。
五天后的一个清晨,王元松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当罗治细发现丈夫冰冷的身体时,她彻底崩溃了。
罗治细坐在屋子里,回想起与王元松的点点滴滴。
她不明白丈夫为什么会变成如今这样,只知道以后要开始坚强地为自己而活。
结语
王元松的故事提醒我们,在追求公平正义的同时,也要关注那些经历不公的人如何重建他们的人生。
在追求社会进步的道路上,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灵魂都需要被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