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书葬,悲凉的送行(黄丙喜)
为了书香社会的永续,大家不能让书葬的悲情一再发生了!抽个两小时去看看书展吧!图为台中市36所国中首创「SDGs永续阅读-跨校联合主题书展」。(辅导团专辅童师薇提供/潘虹恩台中传真)
书葬,你听过吗?应该没有,但已经在台湾发生10年左右了。它虽然不像树葬、海葬和火葬,埋的是人的生命,过程和结局却仍然令人心痛。
书葬是怎么发生的?其实你不用谷歌了,它没有这个名词,这是出版商的口头语。
他们形容这样的场景:书印出来了,也发行出去了,但市场就是卖不好,文化部出于好意,给予补助,免得出版商损失过重;但同时要求这些受补贴的书籍不得转卖,于是只得依规定一整批地送往指定的焚化场烧掉。
「整车的书,都是作者、编辑、校订、印刷和出版商的心血。」一位考试委员感叹:「你看着一再的书往焚化场载送的场景,像不像送葬?心里不禁隐隐作痛!」
抢救出版社!支持出版社!大学教授们近日相互转传在中正纪念堂的「图书大特卖」讯息,书葬的阴影立刻在脑中浮起。我们是应该去支持,不只为出版商,更为知识的传承和阅读的乐趣。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可以使人愉悦,增加文采,以及充实才能。」阅读是快乐的放松,也是深度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考,而根据脑神经科学的研究,翻书的触感可以让我们焦躁的心灵跨越时空,激发想像的有感媒介,进而产生安静定锚的效用。这是电子阅读欠缺的。
当数据交换能够在百万分之一秒内完成的互联网,却是印刷出版商面对的严苛挑战。最近ChatGPT等各种AI机器人纷纷上市,传统出版商的市场势必将更为紧缩;何况,每本书的出售都是寄售的,零售和批发商都可无限制地退货。如果没有知识传播的热情,是很难在出版业久留的。
美国出版营销协会执行长简纳森(Jan Nathan)说,出版是C的立方产业,包括:承诺(commitment)、一贯性(consistency)和信誉(credibility),缺一不可。而信誉是因为承诺和一贯性相互交织,并且永续相当时日的产物。如果出版是一国文明的指标,它当然值得政府在财务的营利之外,另给补助的空间,也鼓励全民多多养成翻书阅读的好习惯。
当前图书出版的另一困境是,公立和大学的图书馆近年也普遍删减图书采购预算,加上许多大学教授退休后又纷纷将其阅后的书籍无偿捐供同学使用。知识无价,但这智慧的载体不能像鸟儿没有翅膀。
为了书香社会的永续,大家不能让书葬的悲情一再发生了!抽个两小时去看看书展吧!这比坐在电视前看名嘴胡扯健康多了。
(作者为国家公益发展协进会理事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