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朱立伦送黄埔百年的大礼(丘智贤)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展开大规模党务组织改造,黄复兴党部将走入历史,转型为退伍军人服务工作委员会。黄复兴高雄市党部主委张平海(右一)坦言,老荣民心情多半受到影响,心中难免有怨言。(本报资料照片)

今年6月16日,是陆军军官学校,即昔称的黄埔军校建校百年之庆,未闻身为黄埔子弟与现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朱立伦,如何庆祝黄埔百年,强化凝聚党员的荣誉感与责任心,他反倒宣布,所谓的「党务改革」是先拿黄复兴党部,即已有近70年历史传承的国军退除役人员党部开刀,让人为之愕然,试问,这种「改革」真能有效?

打不倒敌人,就先打倒自己人!朱立伦在大选操盘失利,侯友宜落选之后,本来就应该自请辞职,负起责任,但他却依旧恋栈,此番挥刀向黄复兴党部,无非是要证明自己能做成其他党主席做不成的事情,争取延长政治生命。建设难而破坏易,国民党内新科立委如徐巧芯、黄健豪等人附和,如此就是降低成本、机构扁平,实际上有形解体之后,自然更难团结成员,组织工作并非天天上媒体、动嘴皮可以完成,而是需要走入基层,寓理于情才能打动人心。

军人是一特殊的群体,即便在承平年代,繁重的战备任务,相对封闭单一艰苦的工作环境,以及对国家社会强烈的使命感,仍与社会其他行业或成员有所区别,当年国民党成立黄复兴党部,也着眼于照顾退役袍泽,有着一份感激及生死与共之情,这才造就了黄复兴党部特殊的凝聚力,绝非光是用金钱两字考虑衡量。

为何今日国民党选举屡屡受挫,出问题的当然不是黄复兴,而是全党自上至下,早已忘记了所由所来,基层党务组织基本不运作,党内公职人员对于党的历史、党的理念都是虚应带过,原本建立中华民国、东征北伐统一中国、领导抗战击败日本、创建联合国、光复台湾、建设台湾,都是国民党不可磨灭之功,军人袍泽更有深刻荣耀,今天朱立伦与党内短视者,却把上述所有的资产都移到了负债表上,政坛精算师,其实正是糊涂人。

国民党既然如此,选民干脆转投更本土的民进党,或者气氛更轻松有趣的民众党,国民党自己不珍视历史,更怪历史拖累了他们,宁非怪事。

朱立伦等人又以年轻化为拔除黄复兴的理由,实际上,这又是欲加之罪,能不能把年轻人、把网路经营好,还是看自己用不用心,统计国民党的党公职人员当中,原任文传会主委林宽裕、侯友宜操盘手金溥聪,竟连脸书帐号都付之阙如,还怎么去接触青年,深入民意?其他只有帐号而发文寥寥,或者言不及义,难掀涟漪的也所在多有,朱立伦既有心整顿,何不从自己做起,从党公职做起?

如果认为成立青年数位部、任用一个立委就能扭转乾坤,未免也低估了民进党已经构筑起的严密防线。反过来说,既然要争取支持,国民党又为何不从黄复兴党部的核心成员出发,诉求说服他们的下一代也能认同国民党?

孙中山在开创民国之前,也曾困顿流离,但他始终坚持着理念,并从未放弃对外宣传、广结善缘。他曾对南洋同志说,只要有人来信,必定予以回复,这样才不失友谊,并争取更多的支持者。而胡汉民等早年同志,更是以深入工人、平民群体当中为乐,自己虽出身官宦人家,却愿意放下身段,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就是在这种精神当中,创建了中华民国。

走入群众、广结同志的孙中山,若看见今日朱立伦的作法,想必大摇其头,孙中山为中国国民党创建了黄埔军校,而朱立伦却一手扼杀了本已枝繁叶茂的黄复兴党部,历史自有公评,「一心一德,贯彻始终」,若为一己之私,造成离心离德的事实,国民党又怎有可能实践理想,造福于民?

(作者为黄埔军校同学后代联谊会会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