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甲午黄海海战130周年改写亚洲命运(丘智贤)

福建马尾昭忠祠中奉祀之甲午海战忠勇殉国将士之牌位。(图/作者丘智贤提供)

今年9月17日,既是中秋佳节,也是甲午海战130周年的日子,这场海战,改写了亚洲的命运,催生了中国国民党及之后的国民革命历程,当然,也造成了台湾被日本殖民50年的命运,130年后,太平洋上又现风雨骤急,只是,谁还记得此战,并深刻思考当中的意义?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之乱,日本利用此前中日天津条约条文,动员出兵朝鲜,向清廷提出共同改革朝鲜内政说法,眼见在朝兵力居于劣势的清廷,于7月增援朝鲜,日本却在中日双方未正式开战情况下,于7月25日先行击沉清军运兵船,并大肆射杀清军,此后日军又在陆战中取胜,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积极建设陆军,先后仿效法、德军制,普法战争后,更一心以德国为陆军模范,编制训练均未现代化的清廷陆军,无法抗衡,被朝野视为最为现代化的北洋海军,成为打击日军进一步扩张的希望,1894年9月17日中午,中日双方海军在黄海北部大鹿岛海域遭遇,自12时50分开始砲战,历经了5个小时左右的激战,北洋海军致远、经远、超勇、扬威沉没,广甲自毁,提督衔计名总兵邓世昌等力战阵亡,其余舰艇也受损严重,战力大损,日本海军松岛、比叡、赤城、西京丸四舰受到重创,却无一沉没。

黄海海战之前,中国舆论多半认为,北洋海军实力应不逊于日本海军,甚至在其上,上海《申报》得悉较为接近实际情况的日方报导后,认为只是宣传诡计,理由是中国兵船数量既与日方相当,而「船身之精且坚、砲位之巨又远过之」,断无败给日本的道理,甚至引述此前在北洋海军担任海军教习军门提督的英国军官琅威里意见,认为北洋海军战力坚强,较西方海军也不逊色。

然而实际上,当时中日双方面对日新月异的海军建军,清廷仍显得被动迟缓,日本则举全国之力,为建设海军而努力,日军7月间海上偷袭清军前后,并同时展开了外交攻势与国际法律攻防,诉求中日双方当时已有冲突,日本措施合理,清廷在国际舆论上再度吃了闷亏;而当黄海海战后,日方又立刻将战场景况,绘制为宣传战画,号召国民支持作战,并将中国描绘为老大无能,只有日本才代表了亚洲的文明与希望。

放长历史的眼光来看,此后日本帝国的发展,也就循着海战胜利的模式而行,不宣而战被日本认为是奇袭良策,在外交上,时而恫吓,时而弹性,靠着这样的模式,日本在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当中扩张领土,屡屡成功,乃形成了一种惯性;对内则透过军国主义宣传,号召全民为战争而献身服务,日本以文明之名,行殖民之实,对此从未有过深刻的反省。

而甲午黄海海战的失利,也注定了清廷最终在甲午战争的败运,并导致了台湾、澎湖割让日本的命运,直至开罗宣言中,才予以扭转,但不管怎么分析清廷的老大颟顸,也不应该忽视,日本才是甲午战争中的侵略一方,而在日本殖民台湾的漫长岁月中,武力镇压更是常态,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台湾人就是中国人,再怎么皇民化也难以真正融合为一。

甲午黄海海战及其后清军的惨败,自也触动了中国志士仁人的救国思潮,海战后两个多月后的11月24日,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章程中痛言「近之辱国兴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今年也是中国国民党建党130周年之时,主事者如果连建党之因的甲午战争也早已忘却,纪念党庆又得来什么后事之师?

数年之前,海军军官学校还有校友,郑重其事地向后进介绍当年黄海海战惨烈的一幕,在如今全面「去中国化」的阴影下,未知新一代的海军军官,还有几人听说过邓世昌在当日力战阵亡时的呼号: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况吾辈虽死,而海军声威不至坠落,亦可告无罪矣!

(作者为黄埔军校同学后代联谊会会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