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无知之幕与民调加权(沈政男)
关于蓝白该怎么合,如果双方都有无知之幕的概念,能够抛弃原本的私心,就能设计出一个最公平合理,大家心服口服的方案。(本报资料照片)
假设现在有人提议,「有钱的人加税一倍」,请问大家会怎么投票?当然没钱的人会赞成,有钱的人会反对,因为已经知道这样的方案对自己的影响。
无知之幕的意思便是:假设大家都喝了忘情水,忘了自己生在有钱还是没钱的家庭,也忘了自己是有钱还是没钱的人,请问这个方案会通过吗?在无知之幕底下做出来的集体约定,才能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
从这个概念来看蓝白合就很清楚:为什么国民党坚持加计政党支持度?又为什么民众党坚持全民调要柯侯拆开与赖对比?因为,他们都已看到了这类民调的可能结果,当然就会坚持对自己有利的方案,也就是没有无知之幕笼罩他们。
因此,蓝白合的政治价值应该是这样:侯友宜与柯文哲都应该让自己躲在无知之幕背后,假设自己不知道目前个人与政党的支持度,当然也猜不到可能的民调结果,然后设想蓝白合应该用什么方案来决定谁正谁副,才是符合公平正义的作法。不是吗?
如果侯友宜不知道国民党的政党支持度远高于民众党,他还会坚持加计政党支持度吗?如果柯文哲不知道柯侯配与侯柯配 vs. 赖萧配的民调在误差范围内,他还会坚持柯侯拆开来对比赖吗?
所以说,关于蓝白该怎么合,如果双方都有无知之幕的概念,能够抛弃原本的私心,就能设计出一个最公平合理,大家心服口服的方案,也就不会都快要交卷了,还不晓得题目该怎么回答。
支持者或旁观者讨论这个议题,也应该有无知之幕的概念,才能把事情看得更透彻。问题是,有办法吗?
所以说,我还是直接告诉你答案:根据无知之幕的原则,蓝白合谁正谁副应该采用全民调,比柯侯/侯柯 vs. 赖萧,且市话七成+手机三成,或者纯市话+唯手机族。这样决定出来的组合不只符合公平正义,也绝对是胜算最高的组合。
这是政治哲学,接下来讲政治数学。为什么应该采用市话七成+手机三成,或者纯市话+唯手机族?因为最能反映选民的母群体结构,比较不会忽略或者偏爱某些族群。
我看了相关电视政论节目,这两天也看了好多网路报导,竟然好多民代、名嘴、网红、政党人士都没有搞清楚民调的抽样与加权,竟然说柯文哲自做的民调被动了加权的手脚,也说什么去年黄珊珊手机民调高,结果开票未如预期,所以手机抽样不准云云。
加权是这样:原始抽样如果抽到某一年龄族群太多或太少,当然就不能反映真实选民支持度,这时候就要依人口比例调整,加加减减,这就是加权,而加权以后,民调才会更准确。原始抽样虽然侯友宜分数高,但那是因为抽到年轻人太少,于是加权以后柯文哲的分数就追过去了。
市话抽样与手机抽样,都会产生偏误,重点是你必须知道偏误的由来,而不是看了几次民调预测不准,就是那样的抽样方法不准。比如,你说市话抽样比较准?2020总统选举,美丽岛电子报的封关民调预测蔡英文得票是韩国瑜的两倍多,结果开出来是一倍半,反而TVBS的半市话半手机民调完全正确。
市话抽样的问题是抽不到唯手机族,而手机抽样的问题是抽到年轻人比例偏高。了解抽样偏误的来源,再就这次选举的特性,评估市话与手机的可能偏误,才符合科学原则,而这次选举的特性便是:年轻人普遍支持柯文哲,老年族群只有个位数,这是先前没有的状况,因此市话与手机都必须使用,否则误差将会相当巨大。
事实上柯文哲在一对一之下领先赖清德,先前早已有人披露类似民调,不是吗?这本来就是实情,绝非什么加权导致偏误。真正有道理的主张是:蓝白合之下,选票上印的是柯侯或侯柯,因此该做的是柯侯/侯柯 vs. 赖萧的民调;而目前媒体民调显示,两种组合的支持度差不多,也就是选民对谁正谁副并没有太大偏好,意思就是只要能合就好。
柯侯都退到无知之幕背后,才能做出智慧的决定。
(作者为医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