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石破茂或有内外两大动作 (庚欣)

图为日本首相石破茂。(美联社)

在自民党内外交困、岸田撂挑子不干的被动局面下,石破茂脱颖而出,成为日本首相,也算是「奉命于危难之间」,对他上台后的执政预期也是众说纷纭。石破是一位刚刚上路的首相,在自民党内根基并不牢固。所以他只能先易后难,趋利避害。现在他想搁置两个难啃的硬骨头,一是安倍到岸田延续十几年的量化宽松、图利大企业的经济政策。石破对经济不太熟悉,且涉及菅义伟、岸田以及财界大佬的利益,所以他明确表态,经济政策上大致会「岸规石随」。二是日本追随美国特别是这几年追随拜登的所谓「印太战略」和「日美韩」框架,尽管川普如上台会有些变数,但目前基本盘还不便撼动,再加上日本修宪难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所以,尽管石破一直在意日美关系重置及亚洲版北约等,但在目前各方反对下,估计他也会「知难而退」,短期内不至有什么大动作。

因此,我估计石破或许会从内外两面,分别就「自民党改革」和「对华政策」有所作为。我把它概括为「两大动作」。

一、石破或大力度推动自民党内部的改革。

有人认为石破在自民党内一直缺少旧有派阀的支持,可能使他改革自民党的动力不足。但我认为这可能正是石破一定要推进党内改革的动机所在。石破在近20年来一直受到自民党内派阀的排挤,在党内几乎已经被边缘化。8月14日听说岸田辞退,他第一反应就是「如果能获得20个议员提名的话」,他一定会全力赴选。意思是在380多位自民党议员中,是否能凑足20个提名人对他都是个问号。但最后,他不仅得到提名,而且在种种阴错阳差之间得以胜出,如此跌宕起伏的参选经验以及自己在政坛长期不得志,几次都是民调领先,但却因党内派阀的挤压,最后成为落选者,甚至成了一个「执政党内的在野党」。加上他比较爱惜羽毛的个性,对于自民党内这种派阀垄断权力,且长期一党独大必然导致腐败等弊端,他是深恶痛绝的。他选前就明言,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参选」,其实就是抱定了「破釜沈舟」的决心,他和那些享受自民党既得利益、坐吃山空的人们不同,所以一上台就明确表示,对于有贪腐污点的议员不予公认等,展现了强硬反腐的明确取态。从实力上来看,近几年形成的「小石河」新组合以及此次助选有功的菅义伟、岸田等派系力量,再加上自民党内一直不满派阀大佬垄断权力的中青年政治家们,都会支持石破推动改革。因为这些靠选票吃饭的政党骨干,不能不面对今天日本社会的「有权者」(选民)对自民党的改革诉求,这就使石破作为总裁的主观动机与底层民意以及党内改革派利益形成耦合效应,可能使自民党改革从一句口号转变成为有综合力量支撑的政策作为。这对新手上路、根基不稳的石破会构成风险,但也是他急需党内立威、党外立信、巩固新政权的必要选择。无论实际的党内外磨合进程如何艰难、曲折,把「党内改革」作为执政的「第一招」,恐怕是很难避免了。应该说,这样的改革,对石破是一个起步的机会,对自民党是一个自新的机会,对日本社会也是一个进步的机会。日本已经多年没有这种机会了。

二、石破或大力度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

中国人关注石破,当然与他对待中日关系的态度有关。10月4日,石破茂在日本国会众议院发表首相就职演说。他除了强调将继续推进政治改革,推进政治与金钱问题的解决,致力于恢覆民众对政治的信任之外,还在就任首相后第一次谈到与中国的关系,他明确表示,将推进与中国的战略互惠关系。将全面推进对华「战略互惠关系」,在所有层面保持沟通。他表示日本将主张应当主张的事项,强烈要求中方采取负责任的行动,包括各种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内展开对话,就共同的课题进行合作,通过日中双方的努力来构建「具有建设性的稳定关系」。他还指出将继续推进日中韩三国合作机制。

这里有两个关注点。第一是这次选举中自民党的选择值得关注。这次的自民党总裁选是在中日关系少有的复杂、困难形势下展开的。尽管选总裁需要全面、综合的内外考量,但至少在涉及对华政策问题上,自民党上下用选票否定了对华偏激、强硬的高市早苗,而选择了态度相对温和、均衡的石破茂。这既是自民党内的人心所向,也是日本社会及中日关系的大势所趋。这个选举结果。给中国及中日关系传递的信号当然是正面大于负面的。同时,中国最高领导人马上就向石破茂当选首相表示祝贺。这也让我们感受到,自民党及日本社会在关键时刻所具有的政治上的成熟度和均衡感。这当然会为石破改善中日关系的考虑提供一种支持和自信的力量。已经有传闻说石破可能会在近期访问中国,似乎要重温2006年安倍破冰访中的那一幕。尽管中日关系的转圜并非易事,但我一直认为,中日关系比中美关系还是要好办一些,中美都要扣好「第一粒钮扣」,中日就更应如此。

第二是如何就石破茂在中日关系问题上的言行作出准确的政治定位。有的朋友指石破茂是大右派、亲台派等。而我一直认为,最好不要用这种简单贴标签的方式「扣帽子」,还是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全面、客观地做出评估。首先,在关于二战历史认识上,石破一直认为当时日本政府「发动战争导致大量国民死亡」的责任应该被严格追究,并质疑「即使昭和天皇询问,也没有给出准确答案,也没有让国民知道真相,导致国家失败的行为,为什么可以被当作死后皆英灵而不被追究?」对于东京审判,石破茂认为「正是因为接受了审判,才有了今天的日本。」对于政治家参拜靖国神社,以及「东京审判是错误的,无效的」、「没有大屠杀」、「没有狭义上的强制性」等错误历史认识,石破质疑这些行为和言论是否真的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并举例说明这在外交上已经成为问题。石破自2002年首次担任防卫厅长官并入阁以来,没有参拜过靖国神社。他还主张从靖国神社中「分祀甲级战犯」。对于当时航空幕僚长田母神俊雄的论文问题,石破指出:「现任自卫官用自己的思想信条来影响政治,这违反了宪法的精神。」他在个人博客上也批评了曾经的部下田母神。2013年5月,时任自民党政调会长的高市早苗表示「对村山谈话感到不适」时,石破就严厉批评说「应该避免发表可能引起误解的言论。」

尽管石破这些言论和行动,可能还没有达到我们受害国民众要求的政治标准,但是在今天日本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中,甚至在整个日本社会的政治光谱中,石破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务实、对中国并无恶意且心存善意、在中日关系政治基础问题上态度基本正面的政治家。这在今天自民党一线的政治人物中并不多见。而且我特别想提出,在观察、评估其他国家的政治人物时,特别是和我们有各种历史恩怨和政治分歧的如日本、美国、欧洲各国等的政治人物时,可能都应该采用一种务实、全面的方法,注重一个人的大局和长远以及基本的大是大非,这样我们的朋友才会越来越多,尤其在今天百年变局的大背景下,世界变幻莫测,人事推陈出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需要这样的胸怀和包容。

中日关系改善机会可见,但仍困难重重。双方(或包括美方)积蓄已久的覆杂矛盾也不是一位日本首相端正了历史认知就可以一通百通。但毕竟这是难得的一步,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相向而行,应该能够走出困境,这是时代和人民的期待。

(作者为深圳广电集团时事评论员)

(本文来源《海外看世界》,授权中时新闻网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