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从中国经济增速5%设定,看「疫情尚未过去」(庚欣)

示意图/新华社

今天,大家都在议论「疫后」话题,如「疫后世界」、「疫后世代」、「疫后经济」包括「疫后大国关系」等。 其实,人们大都不是专家,也不占有全面、准确的疫情资讯,只是凭直觉,就认为疫情已经过去。 但是,看看刚结束的中国「两会」,特别是设定2023年经济增速为5%,就可以清晰读出一个信号:务实的计划制定者们认为:「疫情尚未过去」。

「疫情尚未过去」,是这次两会给人的直观印象。 所有参会者都带着口罩,具体的「准闭环」规则或有松动,但熟人亲友转送的「两会纪念照」还大都是「面目皆罩」。 可见大会会务组和参会者对疫情的警惕性并未放松。 而更加说明问题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受关注的经济增速指标,被设定为5%。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增速设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风向标,许多人(包括政府、企业等)都在等待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日经新闻称为「东方国情咨文」)发布这个指标,从中解读目下中国政府的形势判断、政策趋向等诸多资讯,作为自己的主要参考。 事前多数国际评估机构都预测中国今年增速会设定在5%至7%,我事先估计为5.5%至6%),主要是出于对「疫后报复性增长」或「反弹性复常」的常识判断,例如2020年增速为2.3%,2021年设定增速为6%,实际增长为8%左右。 2022年增速只有3%,今年设定应该至少不低于2021年的水准。 同时,面对今年就业1200万的指标而言,也需要一定的增速支撑。 更重要的是按照中国第二个百年目标:到2035(或2049)的发展目标(即2020至2035年15年GDP翻一番,每年平均增速不能低于4.7%)要求,而2020和2021两年平均增速只有4%左右,2022年为3%,那么,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只要可能,2023年都应该设定在6%左右,因为越往后发展, 基数越大,调结构等难度越高,要走向高质量发展,增速就越发难以提升。 当然,我本来就主张不必过分拘泥GDP指标,应该以发展品质和民众实际感受为主要诉求。 但具体的「稳就业」要求和上述「两步走」的中长期目标,也是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并非调整发展理念就能完全解决。 而且,人们注意到,即使是这个略显低调的5%指标设定,李强总理还明确指出「即使这个目标,实现也不容易」。 可见,在务实的中国政府眼中,当今的形势是多么严峻!

近年来,国内外形势确实很复杂,百年变局、世纪疫情、俄乌战事、经济动荡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叠加发酵,被定位为「风高浪急」甚至可能走向「惊涛骇浪」的「动荡变革期」。 但最近中国政府还不断强调「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很多」,这里,「疫情尚未过去」,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负面约束。 在我们大多从其他角度如中美关系、俄乌战事等进行压力测试时,中国政府似乎仍然在关注「疫情」。 经过几年的抗疫实践,人们应该能够理解中国各级政府对「疫情」的重视以及治理特点和苦衷,虽然「基本完成了去年的发展任务」,但设定今年的增速目标,还是不能贸然向「疫后」复常进行「跳跃性过渡」,「稳字当头」(主要是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作为政府主动塑造的一种社会取态,正与上述「动」特别是「疫情尚未过去」 等负面压力形成了一种相持的平衡状态。

正是基于上述对今年国内外形势及中国社会经济现实特别是「疫情尚未过去」的客观评估,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三要」作为基本方针:「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疫情」还是摆在首当其冲的位置。 对此,可能每个人随时随地都不可掉以轻心。

(本文来源《海外看世界》,授权中时新闻网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