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世界格局大转型下中国经济的思考(叶敏)
大陆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分析指出,这将有利强化中国在全球产业供应链的地位。图为重庆一家汽车生产工厂。(新华社)
世界经济格局正经历三大转型:人工智能的发展,绿色经济的转型,以及亚洲经济体的崛起。中国位于这些转型的中心,具备利用这些转型的能力和机遇。然而,国内政治,外交关系和中美对抗可能阻碍这一愿景的实现。
在中国,有关美国经济的讨论通常集中于负面现象,如预算超支、政府赤字、国会分歧导致预算拖延、经济增长乏力、通胀突出以及社会矛盾。虽然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美国经济在总体增长和就业市场超出预期。纳斯达克不断创新高、劳工工资也达到历史高点。老百信关心的通膨问题,也比预期的要好很多。
在美国,主流媒体同样持续看衰中国经济,强调增长缓慢、科技发展滞后和就业市场的挑战。中国社会和内需受到质疑,房地产和金融市场面临挑战。然而,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强韧,新能源和新科技领域发展迅速,出口也出现新趋势。
互相唱衰的原因很简单,在中美持续对抗的情况下,强调对方的失败有助于维护自身模式的优越性,从而起到更好的内部宣传动员的效果。但是,其政策后果也很危险,导致自满与忽略自身建设。例如,美国在新能源汽车和其它绿色转型方面的努力有所放缓;而中国则在内部改革与市场活力方面步伐缓慢,国家管控的路径越走也深,对外开放有限。
全球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首先,人工智能革命刚刚起步,各国及行业都需要积极面对,积极参与。在这轮技术大格局中,落后就很难再跟上。其次,气候变暖刻不容缓,新能源产业发展正在增速。这是一个全球难题,需要各国各行业共同参与。再次,世界经济中心向东移。亚洲经济体,包括印度,印尼,越南等新兴经济,还有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台湾等技术密集型经济,都在进行积极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它们在很好地利用技术,能源和外交战略为本国崛起做不懈努力。
面对这三重变革态势,中国的起点较好,内部外部结构都非常完善。比如,中国的科技、人才和市场的积累在这一轮的人工智能和绿色转型可以游刃有余。而且中国的人口结构,内部发展的需要也迫使其经济脉搏要与这两个大转型互动。地理位置上,中国处于亚洲经济体的近邻或中心,可以很便利地参与和融入亚洲经济崛起。
不幸的是,目前中国内政、区域外交和国际政治现状均不利于把握这三大转型。比如,中国大陆与印度、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关系极度恶化,已对正常的经济技术合作造成阻碍。同时,要把握这次大转型,中国需要社会、企业、市场主体去冒险、去捕捉和创造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要有韧性,更灵活地去辅助、支撑。目前中国强调国家安全和市场风险,国有企业在内市场和对外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巩固,而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活力、私有企业及社会组织的活动空间却日益收缩。(作者为美国波士顿大学全球研究学院国际关系教授)
(本文来源《海外看世界》,授权中时新闻网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