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委會完成「藍碳方法學」文件 提交環境部審查

为推动2050净零排放目标,「海洋蓝碳」在台湾净零战略的「自然碳汇」扮演关键角色。海委会完成台湾本土红树林及海草床的海洋碳汇「蓝碳方法学」文件修订,将提交环境部审查。

海洋委员会今天发布新闻稿指出,去年委托国立中兴大学研拟蓝碳碳汇测量标准作业程序及温室气体减量方法学,纳入过往被忽略的蓝碳生态系,如红树林、海草床及潮汐盐沼等沿海植被生态系统。经机关会议及征询专家学者意见,完成审查提送文件修订,将偕同农业部提交环境部审查。

海委会指出,「蓝碳方法学」作为台湾海洋蓝碳碳汇量计算准据,以纳入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册及碳权认证。除提交审查外,也完成企业海洋蓝碳碳权意向调查,促进公私协力,加速朝向达成净零目标。

根据海委会统计意向调查结果,有购买碳权需求的企业中,高达8成愿意购买海洋蓝碳碳权,更有近5成企业愿意以高于国际市场平均价格购买台湾蓝碳碳权,而最多可高于国际平均价格50%以上。

海委会分析,企业购买海洋蓝碳碳权优先考量的因素,以「永久稳定性」与「交易所公信力」2项并列第1;「价格高低」与「具ESG附加价值」则列第2。另外,企业愿意参与蓝碳发展的方式则以「资助在地团体」、「认养栖地」及「参与土地复育工作」为主。

参与调查的企业也表示,希望政府在海洋蓝碳的推动工作越快越好,并提供企业如何投入参与讯息。

海委会主委管碧玲提到,滨海蓝碳生态系的碳汇营造工作,除了发挥固碳效果也创造生物多样性环境,达成整体生态栖地复育效益,甚或提高海岸带抵抗气候变迁天然灾害的韧性。

管碧玲说,企业参与相关工作可带来多元效益,除了亲近大自然促进身心健康,还有机会获得碳权,并可善尽社会责任。海委会所属将加速推广「海洋蓝碳」,并与民间合作促进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