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特别矮小? 当心可能是这里出问题

小儿内分泌科医师林昭旭建议,家长从孩子出生就可开始绘制生长曲线图,关注孩子的生长状态。图为示意图,非新闻事件当事人。(新竹马偕提供/陈育贤新竹传真)

小学6年级的小杰(化名)因身高只有127公分,特别的矮小,经学校转介至新竹马偕纪念医院小儿内分泌科门诊诊治,其身高远低于标准身高曲线3%,且1年成长速率不到4公分,预测成年身高只有157公分,住院作内分泌检查,结果发现为脑下垂体生长激素缺乏所导致。

新竹马偕纪念医院小儿内分泌科主任林昭旭指出,矮小的认定可由3项指标来观察,包括生长曲线图和相同性别、年龄相比低于第3百分位。生长速率缓慢,6岁后1年身高成长小于4公分。以及预测成年身高和父母遗传身高相比,明显落后。

若经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经治疗后有8成小孩都会达到遗传身高,特别是在青春前治疗效果最佳。因此家长要经常留意小孩的成长状况,若有发生上述3点矮小的情形,家长该警觉带孩子至小儿内分泌科做评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以免错失黄金时期。

林昭旭表示,矮小症有不同成因,在初次评估时,小儿内分泌医师需要有各方面孩童的相关资讯,除量测身高、体重外,孩童的出生状况,包括出生周数、出生体重、出生身长。

父母亲的身高以及父母亲小时候的发育状况,有无发展迟缓,有无内在慢性疾病;孩童本身饮食、运动、睡眠状况以及历年的身高体重纪录更是重要的资讯,若已经上小学,可向学校申请各个年级的身高体重纪录。

此外,在身体检查方面,一定要检查孩童的发育状况,包括男孩的生殖器官和女孩的胸部发育程度和阴毛腋毛是否长出。经由这些资讯,才能让小儿内分泌科医师做好正确的判断,安排相关的检查,而不是直接安排骨龄和抽血检验。

以小杰的案例来说,其比遗传身高169公分相比明显落后,身体检查显示第2性征尚未出现,骨龄只有9岁,比实际年龄落后超过2年以上,怀疑是内分泌疾病导致身材矮小。

因持续成长不良,经向中央健保局申请专案用药,给予小杰每日注射生长激素,再加上饮食、运动、睡眠的辅助,治疗疗效显著,经由4年的治疗,小杰身高从治疗前的130公分进展到170公分,达到遗传身高,也逐渐恢复自信。

林昭旭强调,生长激素缺乏的比例不高,发生率约只有1/3000,唯有符合生长激素治疗适应症的孩童接受治疗才会有疗效,大部分健康孩童透过均衡充足的营养、足够的运动,充分的睡眠和正常的生活作息,身体就能累积足够的能量长高。因此,并非所有孩童施打生长激素都有效,不适用者反而会有反效果,更不要听信偏方乱服成药或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