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萧山区义蓬街道头蓬社区:传承“指尖”非遗,重回“蒸笼岁月”

为讲好非遗文化故事,近日,在杭州市萧山区义蓬街道头蓬社区文化家园内,举行了一堂“蒸笼”非遗文化课

“这是竹刀,刀锋上厚下薄,最薄处削竹最好;这是手钻,是用竹枝绳子组成的,用的时候十字形摆放,拉动长竹让绳子带动短竹转动,短竹的钉便能钻孔;竹夹呢是用来定位的,而木枕是用来制作工作台的。”活动邀请了社区内的“蒸笼好手”们向义蓬二小的孩子们仔细介绍制作蒸笼所需工具教授孩子们手工制作竹蒸笼的方法

圈笼体,上笼牙、箍条、笼把,再经过下垫子装撑子、排篦子盘笼顶、装笼顶,一个简易的竹蒸笼就完成了。

活动还特邀了非遗传承人傅桂现场示范了“蒸笼塔”。

除了手作蒸笼,现场还特别设置了“蒸笼包子铺”和“笼笼创意馆”,孩子们“现学现卖”,模仿着制作包子上笼屉蒸、用蒸笼进行插花

聆听着蒸笼的历史和蒸笼工匠们的故事,无论是现场的孩子还是家长,都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以及“蒸笼工匠”们对蒸笼制作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匠人精神。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做竹蒸笼的手工艺人很少了,让孩子来体验下蒸笼手工制作,感受下老底子的文化魅力,也希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蒸笼非遗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蒸笼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已有200多年历史。如今,这门手艺已经成为一项传统技艺,被收编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周文怡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