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生吁善经济翻转世界

瘟疫蔓延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何日生表示,企业帮员工保住饭碗,就是实践善经济。(何日生提供)

新冠肺炎重创全球经济,提供人们深刻反思。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何日生接受《中国时报》专访时指出,新冠肺炎扩散全球,许多国家困在局里,动弹不得,此时正是企业推动善经济的好时机,目前已有许多企业出钱出力投入防疫工作,并努力保住员工饭碗,有企业不仅不裁员,还适当加薪,具体实践善经济。

何日生为哈佛大学甘迺迪学院、剑桥大学与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哲学博士。2018年春天,他赴剑桥大学,从事「善经济」的研究,在东亚学院与来自各国顶尖学者切磋、讨论人类历史各经济体系中「善的文明」,将研究成果写成了《善经济》一书。以下为何日生接受专访摘要。

问:请分享写作《善经济》的初衷,并用简单一句话阐释善经济。

答:我在慈济从事慈善工作18年中,看到很多企业家行善,他们心中有爱,经营理念会改变,对员工有更多的照顾。我在全球也看到很多企业家,他们的心灵状态改变,经营理念也跟着改变。企业家做慈善很好,但经济的善更重要。如果从源头解决问题,那么经济、环境与社会中许多问题可以有效解决,不必事后来弥补。

企业行善从源头开始

例如,在艰困的时候,企业不裁员,努力保住员工饭碗,可以避免大量失业潮,这非常重要,从源头开始做,社会贫穷减少了,就不必花钱做慈善。所以,前端是善,后端是慈善。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认为,人类从自利出发,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分配利益,最终可以促进社会整体均富与幸福,可惜资本社会贫富差距从来没有弭平过,甚至日益加深。

所谓「善经济」就是利他,利益万民,利益万物。利他才能利己,利他是更好的利己。其哲学最高理想是,与万物合一,与万法合一,是为共善。

「善经济」就是从利他的角度从事经济活动,在过度自利的全球经济体系下,大者恒大,富者恒富,贫者恒贫。《善经济》主要从希腊罗马、基督、犹太、中国文化中,探讨善的一面,并建构以利他为本,和合共善的善经济。

问:新冠疫情横扫全球,企业界应如何发挥善经济?

答:这次疫情爆发,与人类扩张欲望,砍伐森林,与野生动物太接近有关,全球疫情出现令人担忧的局面。全球许多企业家纷纷投入防疫,例如比尔盖兹、马云等,台湾许多制造业投入口罩国家队,这都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当年911恐攻事件,摩根士丹利员工有7人不幸往生,该公司及时对受难员工家属给予关怀、照顾。哈佛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发生重大灾难时,企业若能及时对员工给予关怀、照顾,并让员工纾解忧伤,这种企业的复原力较强,比其他企业更能早日度过危机。

这次疫情会打击过度扩张、手上现金不足的企业,导致裁员、减薪,东南亚各国社会贫富差距可能扩大,因此行有余力的企业应超前部署慈善、扶贫,企业可以对员工福利超前部署。

自保反陷骨牌效应

日本经济大萧条时,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坚持不裁员,把工厂里一半的作业员转做行销。他曾说,「你只要开始利他,就会有很多方法出现。」如果每个人都先求自保,很快就发生骨牌效应。疫情延烧时,企业负责人若能多帮员工保住饭碗,也是保住自己。否则,爆发大量失业潮,民众消费力降低,工厂停工、裁员,会陷入恶性循环。

问:从个人的角度,如何实践善经济?

答:在日常生活中,消费不浪费,珍惜物命,这就是善经济,每个人都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