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还是抗中 谁更能让美中信赖

(图/达志影像)

当蓝绿阵营还在为九合一选举结果感到悲喜,并且积极投入立委补选的延长赛,展开另一场厮杀的同时,美国华府也正迎接国会改选后的政治新风向。在共和党拿下众议院多数席位之后,势必会积极为两年后的总统大选,设定有利于自己的议题。不难想像,在中国问题上,民主和共和两党将会出现激烈的竞争,然而,这个竞争恐怕不会是「和中」和「抗中」的差别,而会是谁有本事制约中国的比拚。在九合一选举当中占有上风的在野阵营,如果在抗中问题上,没有认真理解美国对选举的影响,而努力进行沟通,那么剩下不到14个月的大选,面对抗中保台的选战策略,恐怕很难有乐观的本钱。

美国期中选举共和党并没有掀起红潮,但也因为共和党在席次上仅有微弱优势,导致共和党内的激进派得以扮演关键少数,用强硬的抗中论述抢下话语权。国防问题向来是共和党的优势,众议院在共和党主导之下,为了强硬抗中,对台湾提出的援助,将会更加强调军事支持,主打国家安全牌,透过全力支持台湾提升自我防卫能力,一方面对北京施压,另一方面则是借由北京的战狼式回应,在美国民众心中设下共和党对中强硬的形象。民气可用,这也正是为何目前在共和党内民调领先的前总统川普,和佛州州长德桑德斯,都强硬表示会继续对抗中国。

民主党在台湾问题上,会更加着墨在科技和贸易战的合作。配合拜登已推动的《晶片法案》,主导参议院的民主党,势必要极力避免下次大选的议题,被带往共和党占有形象优势的国防事务,因此在晶片问题上,恐怕会要求台湾更无保留的跟美国合作。

很显然,短期内民主共和两党都会持续抗中,但是台湾难道只能完全配合美国,而不能有自己的意见?情况虽然复杂,但是如果深入了解民主和共和两党的矛盾,就会发现美国实质上在思考,如何让美国不需要介入战争就能克制中国。从美国在台协会处长孙晓雅近期公开强调,避战是决策者的共同责任,可以看出美国对于后蔡英文总统时代的领导人有一定的期待。

不希望战争,却又希望台湾协助美国维持斗而不破的竞争,相较于执政党的亲美抗中路线,在野阵营需要更努力透过沟通,让美国相信「亲美和中」符合各方利益。在野的国民党,虽然在华府设立了办公室,但是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驻美办公室除了满足支持者的安慰效果之外,仅靠着少数专家的意见与美方交流,实在很难回应美国瞬息万变的政治风向,更别说国民党在九二共识之后,至今没有定于一尊的两岸论述,导致美国难以评估国民党跟北京的关系。

相较于过去已经观察过的政治人物,九合一选后,国民党人气指数较高的政治新星们,目前成为美方密切观察的重点,华府想知道国民党新世代领导人,是否真有本事做到亲美和中,又能被台湾人民信任。对于执政的民进党,因为长年在美经营,执政之后透过政府、智库和旅美台湾独立侨团的努力,美方虽不担心绿营有亲中问题,但美国确实不愿因为台独而造成美国利益受损,也因此对于民进党的潜在候选人们,还没有决定是否给予信任。

虽然在拜习会后美中出现降温的气氛,但美国新国会上任之后,抗中议题仍然将会是华府论述主轴,而抗中保台势必也会成为总统大选的核心议题。蓝绿阵营谁能带领台湾在美中之间取得平衡,为台湾避免因为过分倾斜而引发冲突?接下来两年,决定的恐怕不只是谁能承担大位,更决定了台湾是否能持续保有和平的未来!(作者为美国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