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对抗是必然还是偶然?

中美两国有非打不可的理由吗?(达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日前本专栏刊文中提及,1914年奥匈帝国太子巴尔干半岛的塞拉耶佛遇刺,于7月底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接着两国冲突,后来又卷入多国,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到战争结束,欧洲一共死亡1600万人,伤残超过2000万人。

许多历史的教科书告诉我们「这件事只是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其基本原因,包含远因近因假设没有这个导火线,也会有其他导火线等。」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言,这样的说法有没有它的道理,自有史学家讨论。但是如果我们重新来看哈佛大学艾利森教授所引述的伯罗奔尼萨战争,「导火线」和「原因」之间的界线可能就没这么清楚。

艾教授说修昔底德在他所写的《伯罗奔尼萨战争史》里面,清楚地点出大战发生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引发了斯巴达的恐惧,乃至战争不可避免。」所以艾利森说:现在的状况跟当时类似,中国日益壮大,而美国是既有的大国;中国的崛起会引发美国的恐惧,乃至战争无法避免;除非两国体认到这个陷阱,想办法降低战争的可能性。

艾利森的出发点可能是为了和平,但他对修昔底德著作的诠释遭受到很多学者的批评。后者的论点主是是:第一,在当时在联手抵抗外族入侵之后,斯巴达和雅典是希腊城邦政治中最强的两个邦,各有各的盟友。这两个邦没有哪一个是既存势力,甚至在跟波斯作战时候的主帅就是雅典,而不是斯巴达;第二,雅典重点是手工业海上贸易,势力是爱琴海;斯巴达主要在陆地发展特色是耕战合一。所以一个是往海上发展、一个往陆地发展,两者没有基本的冲突性

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修昔底德在他书后面几卷非常清楚地说明,真正的原因是两国内部都有人希望有开战,因为战争可以让他们得到想要的东西,不论是荣誉还是财富。修昔底德用字眼是贪婪、自私和煽动。斯巴达国王本身反战,他在最后斯巴达决策大会中的每一句话在修昔底德的书里都写得很清楚,大意是说依据他过去的作战经验,战争是影响民生的重大决策,不能轻率;战争不仅是军事,更仰赖资源和补给,所以首需考量经济力量,而雅典在这方面比斯巴达充裕得多;倒不如不要轻举妄动,但先默默开始做战争的准备,等到时机成熟,且确认对方无谈判诚意时再出击。

可是,他们是合议制,多数人决定要出兵,国王只能顺应,即使如此,他还尝试说服雅典做一些小让步,将原先对于一个城邦的经济禁运能够中止,那就可以维持和平,但是雅典不从,最后没办法就开始这场大战。大战结果现在已经知道,就是希腊半岛陷入悲惨的境地,斯巴达先胜,但后来也被入侵者打败,双双亡国

两个城邦其实没有非打不可的理由,最后两败俱伤,为何要打?修昔底德在后几卷中已经说了,可能就是导火线造成的:西元前435年到前432年春发生的几个事件,原本与两大同盟毫无关系的或守中立的城邦,首先将科林斯,尔后将斯巴达、雅典拖了进去,致使斯巴达误判。

中美两国有非打不可的理由吗?斯巴达跟雅典中间隔的是狭长的萨拉米斯海峡,虽然势力范围没有重叠,但是码是邻居,中国跟美国中间还隔一个太平洋。另外,以国力而言,不可只看GDP,还要看其他方面,包含平均每人所得、人口是否老化、科技、创新、军事等。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并没有真正的理由需要恐惧,但她就是硬要挑起斗争,好像作为艾氏所说「注定」的印证。

所以在历史上,必然跟偶然之间关系是非常巧妙的,如果不小心,偶然就会演变成必然,导火线变成原因。台湾是中美可能发生冲突热区,也是艾利森书中讲出美国抑制大陆崛起的可用工具之一,那么台湾必须自己思考,是不是要志愿当科林斯呢?有一点可以确定的就是,修昔底德里面讲的自私和贪婪,在每个时代的每个社会里面都有,至于煽动,现在可能比过去严重很多倍。希望各方的主其事者,都能有所抑制。

而台湾更要留意,不要让自己从导火线变成原因。

(作者为大学讲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