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威州厂税收补贴遭拒绝 2大理由曝光
2018年6月,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右)与美国总统川普(中)一起参加鸿海威州厂的动土典礼。(美联社)
2017年,鸿海宣布在美国威斯康辛州投资100亿美元建厂,并创造1.3万个就业机会。美媒报导,鸿海近期向威州政府申请首笔租税补贴遭打回票,理由是未兑现3年前投资百亿承诺和雇用人数也未达目标。
华尔街日报报导,鸿海于2017年7月与威州签订合作备忘录,承诺将投资100亿美元在当地盖10.5代LCD面板厂,并创造1.3万个就业机会,而威州则提供30亿美元的租税优惠,之后加码补贴至45亿美元,创下美国对外企补贴金额史上最高。
威州政府周一(12日)指出,依据先前协议,鸿海必须在2019年底之前投资33 亿美元,并在当地雇用至少520名员工,才能获得税收补贴。鸿海声称已雇用550名员工,但威州政府旗下威斯康辛经济发展公司 (WEDC)调查,其中只有281人符合雇用资格,且投资金额只有3亿美元。
WEDC回复鸿海表示,「由于贵公司未执行计划,因此无法申请税收补贴;而且贵公司也未开始建造10.5代LCD面板厂,此一事实无任何争议。」
鸿海声明指出,该公司已在威州投资 7.5 亿美元,包括资本支出、员工薪资等。目前威州厂正在生产医疗用口罩和呼吸器,给相关医护人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