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是温和的,也是坚定的。在时代巨变时,依然保持清醒的预判

中国的20世纪20年代,各种主义横行,眼花缭乱的主义也使得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尤其是自由知识分子眼花缭乱,无所是从。

胡适是实用主义的信徒,他主张一点一滴地进行社会改良,反对排他的各种主义,因为违背思想自由,更反对空谈主义,凡事都要从具体问题入手,一步步,一点点的来推进,而主义的大危险就是容易让人们寻到包医百病的良药,不再关心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了。空谈救不了中国。这点他一直告诫青年学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胡适的自由主义,可以说是谈不上什么主义,因为在当时各种主义争雄中,胡适的自由主义是意识形态色彩最为淡漠的一种。许多主义都有排他性,但是胡适的自由主义却能容忍和包容各种主义和异议。 所以胡适的这种主义的具体特点是理性、独立、怀疑精神、自由、民主、程序和个人主义。

但是,胡适的自由主义地位极其尴尬,因为这种主义强调个人主义,强调尊重个人,必须保证每一个个体的独立性和特殊性,而且要尊重他们的特殊性,所以胡适的自由主义缺少鼓噪性,难以激起当时人们的情绪;更缺乏组织性,因为强大的组织性必然要形成铁律,而这种铁律又与自由主义的个体主义相悖论。所以比较分散或者松散。

在20世纪20年代,胡适的自由主义尚可在铁与血的称雄中也能生存下来,但是日本侵华以后,胡适的自由主义被迅速边缘化。

这一时期,革命 流血 牺牲 悲壮 浪漫开始成为主流。学生和知识分子也开始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和传统开始否定,自由、理性、容忍、个人主义被抛弃,充满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口号开始席卷一切。

学生开始以强烈的民族主义取代早前对个人的关切,愿意暂时抛开对个人自由的坚持,而加入政党对抗帝国主义,这种意识形态的变化,正是学生能和注重群体忽视个性的政党接近的理由。

这是政治的方面。经济的一面可以从胡适评价翁文灏中体现一斑。

这一时期,鉴于希特勒德国在经济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内部也开始分裂,胡适的密友,像丁文江 翁文灏,蒋廷黻 钱昌照开始放弃对自由主义的坚持,逐渐倾向独裁,但这并不表示他们支持蒋介石。

胡适和翁文灏是好朋友。胡适回到台湾后,曾对秘书胡颂平说到翁文灏:中国士大夫阶级中,很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是今日世界大势所趋;其中许多人受了费边社会主义的影响,还有一部分人是拉斯基的学生。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在政府任职的许多官吏,他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只有依赖政府,靠政府直接经营的工业矿业以及其他的企业。从前持这种主张最力的,莫过于翁文灏和钱昌照,他们所办的资源委员会,在过去二十年之中,把持了中国的工业矿业,对于私有企业(大都是民国初年所包办的私有企业)蚕食鲸吞,或则被其窒息而死。他们两位(翁文灏、钱昌照)终于靠拢,反美而羡慕苏俄,也许与他们的思想是有关系的。

而这第一点或许也是在苍黄巨变时,翁文灏选择回来的理由。而胡适却能穿透时代迷雾,仍对自由主义不改初衷,始终充满“温情和敬意”。

即使在40年代,胡适在《我们选择哪里条道路》中,表示苏俄和德国希特勒只是其中的一股小小的逆流而已,时代大潮依然不变。

胡适是温和的,也是坚定的。而胡适的这种坚持和判断,也源于自己一向的独立、理性和常识。在时代巨变时,依然保持清醒的预判。

任何事情,如果向前看,可能会看不清,但是事情往后看,却是异常的清楚和明了。日军侵华确实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百年国运。

上述图片皆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