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学科普迎来3.0时代

11月8日,2020腾讯医学ME大会正式上线,全球顶尖医学领军者共聚,议题从“痛点”出发,涵盖了出生缺陷、脊椎病、心血管疾病癌症、抑郁症等常见病慢性病,带来了前沿医学的最新探索。

会上,腾讯医疗副总裁黄磊发表了《医学科普再进化,汇聚个体照亮全体》的主题演讲,他回顾了新冠肺炎疫情互联网带来的突出价值:“互联网在知识科普、全社会动员、在线问诊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构建起了全民抗击疫情的线上防线。”

根据腾讯医典联合Ipsos Healthcare制作的《2020公众健康行为洞察报告》显示,42%的公众认为免疫力是最主要的健康标志;67%的人表示疫情后接种疫苗意愿度更高;当身体出现不适时,76%的受访者愿意选择主动干预,包括:就医检查、网上搜索信息服药等。公众对权威医学知识的获取更高频、主动,对内容的需求往便捷化、实用性方面发展

“疫情是一场灾难,也是一场通识教育课,更多医生投入科普,更多大众关注科普,更多平台传播科普。”黄磊认为,互联网医学科普如今已迎来3.0时代:以社交化、场景化的传播方式重塑科普连接,重构科普的“人—内容—场景”,知识的生产、传播、形态都更加开放多元。

首先是社交化,带来了科普载体、科普方式、科普生产者的变化。黄磊指出,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互联网科普应该在兼顾医学权威的基础上,让碎片化知识像拼图一样,既有局部,也有整体的线索关联。在科普生产方面,让科普从高高在上的“宣讲”走向接地气的“沟通”。与此同时,医学科普创作主体不再是少数头部专家,而是纳入了更多青年医生——为医学科普加入充满活力的有生力量。

疫情期间,腾讯各大内容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有超过5000名医生在疫情期间开设了线上直播,总时长超过7000多个小时。同时,垂直疾病领域的患者社群,也成为医学科普传播的密集地带。社群中的科普大咖帮助病友获取专业、可靠的知识,同时也带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温暖。

其次是场景化,通过云端连接,医学科普知识得以扩展到各类线上、线下应用场景,甚至硬件终端人工智能算法的进步,实现了海量内容基于用户需求的个性化筛选、推荐,实现了不同场景下精准的知识触达。信息围墙的打破,实现了科普资讯的全场景触达,用户随时随地可以获得想用、能用、可用的信息。同时,科普平台通过内容开放共享,可与不同平台相关服务进行深度整合,实现从内容到服务的无缝连接。

腾讯医典在ME大会上宣布启动三大计划——医学科普官计划、大众科普官计划、内容开放计划,期望汇聚更多专业医生、机构、公众力量,聚沙成塔聚木成林,推动构建优质科普新生态。黄磊表示,期待医学科普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在公众日常生活中,弥合信息鸿沟驱动公众健康认知进化,助力居民健康水平达到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