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童专案争议 柯文哲:鸡同鸭讲的名词解释问题
记者黄瀞莹/台北报导台北市到底有没有取消「护童专案」?昨引发议员秦慧珠与台北市长柯文哲的论战,对此,柯文哲3日上午解释,这是鸡同鸭讲的名词解释问题,有时候就是会乌龙来乌龙去,呼吁不要再陷入名词解释之中。
►►►关注2016,邀请读者加入《ETtoday筋斗云》粉丝团。
对于护童专案,警察局昨日提出解释,早在2012年警政署就已经取消护童专案,执勤内容包括在国小学童上、下学时段,规划1小时勤务,以学校最复杂的出入口及校园周边较危险的路段实施守望、巡逻及交整勤务,改以学校需要申请个案处理。
不过,上月女童割喉案发生后,警察局虽恢复同名为「护童专案」,但内容却是落实双向校安通报、调整巡逻箱位置及巡逻密度、加强学校学生上、下学时段安全维护,与校园周边巡逻勤务,同时协助学校加强校内巡逻,并配合学校需求,定时或不定时进入校园,两者勤务内容不相同,但却同名称,造成乌龙。
柯文哲上午解释,这个社会不需要花时间讨论名词问题,搞得大家都乱掉,现在的护童专案与过去取消的冗事不同,大家都搞混了,他也坦言,当初取消27项冗事时,只有一个标题,内容没有定义清楚,「这个国家就是不够精确。」
对于校园安全,柯文哲强调,重点是怎么让小学生或家长安心,不喜欢在紧急状况下做决定,因为常常是应付心态,至于以后要怎么做,专案小组将针对长期解决办法拟案,包括校园开放怎么管理,学校围墙、监视器、保全人数等问题,需要一个月时间把问题厘清,再来处理。
▼台北市长柯文哲上午出面解释护童专案。(图/记者黄瀞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