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署带头倡惜食 企业齐响应

与会响应之台积电慈善基金会、家乐福文教基金会及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就是发挥环境好、人民好、企业就会更好的精神,自主协助政府落实惜食政策。

台积电慈善基金会副执行长彭冠宇表示,从寻求永续与陪伴偏乡的理念开始行动,他们选择以串连多家食品制造厂商与媒合食物银行,并协助分担运费与冷藏设备,来尽社会责任,提供新鲜格外品给偏乡国中小学等据点,目前已有一百多个据点获得照顾。

家乐福文教基金会总干事林梦绍表示,身为以食物为主的通路商,家乐福意识到食物的永续发展对有利于自身经营,因此从2014年展开惜食、食物捐赠计划等行动,串连供应商、合作餐厅、顾客一起行动。目前更扩展到永续生产,企图以商业力量带动「食物转型」,包括推出非笼饲鸡蛋、动福牛奶、人道屠宰、永续鱼罐头等动物福利商品,也有与小农合作,标榜友善生物栖地的农产品。

全家便利商店部长吴采桦指出,起于媒体报导全台超商每年合计浪费了约70亿元的报废食物,因此针对效期短的鲜食,设计出一套具一致性、自动化的机制,借由时控条码、时间定价来运作「友善时光」行动,将即时鲜食打折促销,以减少食物浪费,也带动了其他超商业者跟进。

「其实企业走在我们前面。」环保署副署长蔡鸿德表示,许多业者发挥创意巧思,例如把一包米做好保鲜、写好标示与附上料理教学,协助消费者能最好的利用食物等设计,这些都是企业界发挥的力量。蔡鸿德更指出,不只是企业的努力,每个国民从日常生活开始着手改变的个人行动也很重要,这也是环保署持续推动环境教育,要带动民众从认知出发,更激起实践的行动力。

「不只是不剩下,而是尽可能完全地发挥食材的用处,把食物的价值最大化」,才是「惜食」一词所传递的意义。每个企业及个人的一份行动,不但能减轻环境的负担,减少食材浪费也可节省金钱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而减少破坏自然,及提高粮食的供应量与减少饥饿。

「主动说、可以选、可打包、吃格外、吃全食、爱地球、吃在地、惜食材、爱分享、爱推广」是环保署推动的十大惜食行动。根据联合国报告指出,有1/3的食物还没进入人们的胃,就在生产、收割、运送、消费的过程中被浪费了,且逾50%的食物浪费是集中在餐厅及消费者端,而大量的食物废弃物,产生厨余、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造成地球环境的负担。

环保署投入惜食环境教育,起因于减少厨余,但环保署强调,惜食最重要的其实是从「源头」就开始减量,而不是制造出大量的浪费后才想办法解决。相信疫情期间,大家在家烹饪时都曾亲自感受过,在自己的用心规划后,食材浪费可以减少许多,这正是每个人都不能轻忽的自身力量。此外,环保署透过全台22县市200余家的惜食推广种子店家进行消费者环境教育,让民众了解惜食的重要性。每一餐的食物选择、采买方式的调整,都是改变的契机,定时定量购买、写下购物清单、尽量不冲动购物,共同响应十大惜食行动,共同降低厨余量及打造永续饮食生活圈。

环境教育法施行于今(110)年届满十周年,因为有各界默默付出的力量,社会才得以更加美好,环保署持续推出各式各样的环境教育系列活动,传递从小地方如何实践绿生活运动,各种面向的环保知识,敬请持续关注「环保署脸书粉丝专页」或「环境教育友你友我脸书社团」,与您一起创造下一个美好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