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现差过10年免重做 环团批环评漏洞

环团呼吁环境部比照WHO指引,加严PM10、PM2.5标准。(本报资料照片)

世丰电力针对「丰坪溪水力开发计划」提出「环境现况差异分析(环现差)」于2009年经环境部审查通过,但直到2020年才开始动工,期间相隔超过10年,却不必再重新执行环现差,引起争议。环团16日指出,依照环境部目前解释,开发单位无论停工多久,都不必再进行第2次环现差,呼吁环境部修改环评法漏洞。环境部则回应,将审慎研议,纳入未来适当时机修法参考。

依《环境影响评估法》第16条之1规定,开发单位通过环评并取得开发许可后超过3年才开发,应提出「环境现况差异分析(环现差)及对策检讨」报告送主管机关审查,主管机关未完成审查前,不得实施开发。

地球公民基金会表示,世丰电力针对花莲县「丰坪溪及其支流水力发电开发计划」提出环现差,2009年曾通过环境部审查,但因资金问题迟未施工,直到2019年被收购,2020年起施作土建工程。开发单位仅于15年前作过一次「环现差」后,无论停工多久都不必再进行第2次,质疑环评法制对陈年开发案的管理失灵。

地球公民基金会议题部专员梁圣岳强调,提出环现差的目的,是以当下的环境重新检视过去通过的环评计划是否合适,环评法却未明订提出环现差次数,但该公司动工时间与2009年过审的环现差,相差10余年,却不必再执行一次环现差,相当不合理,环评法修法应明订,主体工程只要3年未动工,就应重新提出环现差,避免此案状况再发生。

此外,针对环境部日前预告「空气品质标准」草案,台湾健康空气行动联盟呼吁环境部加严PM10年均值、日均值,依世界卫生组织(WHO)分别调整至15微克、45微克,并诉求PM2.5年均值、日均值,也应按WHO建议加严至5微克、15微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