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治疗」助走出阴霾 为自闭症少年翻转人生
18岁阳光男孩「东东」今年录取美国知名大学,令人难以想像的是,3年前的他被确诊为高功能自闭症,常握拳用力敲打着自己头部,还多次自残自伤。(示意图/达志影像)
18岁阳光男孩「东东」今年录取美国知名大学,令人难以想像的是,3年前的他被确诊为高功能自闭症,常握拳用力敲打着自己头部,还多次自残自伤。医师指出,欧美医界将自闭症、过动症等列入「神经多样性」范畴,临床上仅有3分之1早疗介入,其余3分之2的孩童家长没有病识感,等到发生问题就来不及了,可能在青少年时期受到环境影响,而出现吸毒、轻生、从事诈骗等极端行为。
现代社会资讯发展快速,青少年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多,包括学业、社交和自我认同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情绪障碍在青少年群体中,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
神经多样性(Neurodiversity)一词于1998年由澳洲学者Judy Singer提出,指人脑和认知的多样性,例如社交、学习、注意力、情绪与心理功能等,并进一步扩及多种与神经发展相关的族群,包含自闭症、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发育性语言障碍、失语症、书写障碍、发展协调障碍、妥瑞氏症、反社会人和障碍、亚斯伯格症候群。
台湾认知功能促进协会理事长甄瑞兴指出,台湾每年约有13万名新生儿,以盛行率 2.5%估算,每年约有3500名宝宝有特殊教育需求,其中3分之1在12岁前接受早疗协助,但有3分之2的孩子可能被漏接,到了13、14岁以后,基因加上环境影响,拒学、抽烟、参加帮派,或整天窝在家里,想不开时就自残、自裁,造成了严重家庭及社会问题,成为师长眼中的坏孩子。
18岁的大男孩「东东」在3年前确诊高功能自闭症类群障碍症,常握拳用力敲打着自己头部,哭着说「脑子里充满了太多想法,感觉快要爆炸!」,那时多次自残自伤。父亲担心他轻生,夜里将沙发靠背顶着其房门的喇叭锁,连续好几个月睡在门口。
尽管持续用药、接受心理咨商,但东东的状况仍未获得改善。后来东东的父母在友人介绍下,将儿子送到美国接受行之多年的「荒野治疗」Wilderness Therapy),在极度封闭环境中,禁用手机,不可与外界联系。每周5天接受户外训练,爬山、溯溪,另外2天则回到营区休息。
之后东东回到治疗住宿型学校,持续接受每周1至2小时的心理咨商,并且在生活教练指导下,学习许多情绪控制的工具,并持续完成高中学业,如今症状有所改善,也顺利申请到美国大学,即将展开新的人生阶段。
甄瑞兴提醒,「神经多样性」不应视为一种疾病或异常,而是脑部发育比一般人还要慢,家长应有正确认知,小朋友不可能痊愈,应陪伴他改善生活,也降低自己的痛苦和煎熬。因此他筹备「2024年台湾青少年情绪障碍国际研讨会」,邀请美国专家分享「荒野治疗」及住宿型治疗中心的执行经验,希望未来有机会让此治疗模式本土化,提供众多国内家长更多的选择管道。
研讨会将于2024年10月12日于亚东医院14楼国际会议厅举行,欢迎青少年的陪伴家人、第一线教育工作者,还是临床照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专业人员免费报名( https://reurl.cc/dyQWd2)。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如果您觉得痛苦、似乎没有出路,您并不孤单;勇敢求救并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愿意倾听。请拨打1995、1925或张老师专线:1980。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保护自己、远离毒品!
★《中时新闻网》:吸烟有害健康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戒烟专线:0800-636363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服用精神科药物,请勿自行停药!卫福部24小时安心专线:0800-78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