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將台新金及台新證評等列入負向評等觀察名單 並確認台新銀的評等
继台新金(2887)于2024年8月22日公布其与新光金(2888)合并计划后,惠誉国际信用评等公司将台新金及其子公司台新证券的评等列入负向评等观察名单。 惠誉同时确认台新银行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等于'BBB+'、个别实力评等于'bbb+'和国内长期评等于'AA-(twn)',评等展望稳定;并将台新银的政府支援评等列入正向评等观察名单。
合并计划:惠誉将以银行为主体的台新金之评等列入负向评等观察名单反映出,惠誉认为,有鉴于新光金相较于台新金的规模和信用体质,前述交易可能对台新金的信用体质有负面影响。整合新光金亦将面临执行方面的挑战,因为新光金是以人寿保险为主体的集团,其业务体质比台新金具有更大的波动性。截至2024年上半年底,新光金占台新金合并资产的158%,台新金可能需要时间才能受惠于显著的综效。台新金计划通过发行普通股和特别股以进行本次合并。此合并案尚待获得股东和主管机关的同意。
对经营环境的影响有限:惠誉认为,此可能的合并应不会显著地影响台湾银行业系统的竞争环境。因此,台湾的经营环境分数'a/稳定'在短期内的上行的可能性有限。惠誉认为,只有大型泛公股银行参与的银行整并才会产生显著影响,然而考量来自政治和劳工的阻力,在中期内这种可能性不大。台湾银行业仍将维持高度分散,这将限制银行提高获利能力进而提升资本水准的能力,并限制台湾银行业经营环境的评估。
商业概况可能提升:惠誉将台新银的商业概况分数的展望从稳定调整成正向,因为预期其与新光金旗下银行子公司台湾新光商业银行的可能合并或能有利于台新银的市场地位和业务量。预计合并后台新银的存款市占率将从目前的4%上升至约6% ,并使其在台湾民营银行中排名第三。台新银在信用卡、财富管理和消金放款领域的强健市场地位支撑其成熟的消费金融业务。 惠誉预期,台新银成熟的金融科技将有助该行扩大客户基础并维持其消费金融业务的市场地位。
稳定的风险体质:台新银的风险体质分数为'bbb+',主要考量该行的授信标准及借款人集中度与国内同业平均一致。鉴于新光银单一借款人及行业的集中度适中且市场风险曝险较小,惠誉预期,台新银与新光银的可能合并对台新银风险体质的影响有限。
资产品质稳定:台新银'a-'的资产品质分数反映该行在担保放款上严谨的客户筛选与一致的担保品政策,使该行的资产品质在过去几年大致维持稳定。 惠誉预期台新银于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的减损放款比率将仅较2024年第1季底的0.7%略微上升,因为该行的纾困放款曝险较低。大部分的纾困放款曝险为政府担保的劳工纾困放款和房贷展延。惠誉预期与新光银的合并对台新银资产品质的影响将为中性。
维持核心获利能力:惠誉预期,台新银在2024年下半年和2025年的获利能力将保持稳定,稳定的放款成长和强劲的手续费收入成长应能抵消可能的信用成本小幅上升和利差受压,使台新银营业获利占加权风险性资产比率维持在1.2%左右。 惠誉预测,2025年新台币利率将下调25个基点。 台新银与新光银合并的综效将需要时间方能实现,并存在执行风险。
资本缓冲改善:在金控母公司现金增资下,截至2023年底,台新银的普通股权益第一类资本(CET1)比率改善至11.2%。 有鉴于台新银致力于将其CET1比率维持与国内同业平均相当或更高的水准,惠誉预期该行的核心资本水准将持续改善,且CET1比率于2024年至2025年将维持在11%以上。截至2023年底,新光银的CET1比率为10.8%,惠誉预计可能的合并不会削弱台新银的核心资本水准。
资金来源和流动性稳定:截至2024年第1季底,台新银的存放比维持在77%的稳定水准。 台新银约90%的资金来源为客户存款,有助于支撑该行稳定的资金来源与流动性体质。与新光银的可能合并将进一步扩大台新银的存款基础,并巩固台新银资金来源与流动性体质。
台新金
较银行低一个评级;双重杠杆比率逐步下降:台新金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等较其主要子公司台新银低一个评级,反映台新金较高的普通股权益双重杠杆比率 (DLR),该比率为惠誉以普通股权益为基础作为对DLR较局限的定义。 台新金的普通股权益DLR自2022 年底的 130%上升至2024年下半年底的136%,主系发放现金股利及向台新银注资新台币100亿所致。
惠誉预计,在合并完成后,台新金的普通股权益DLR可能降至121%左右,因为该公司计划以发行普通股和特别股进行换股完成交易,且新光金的普通股权益DLR低于台新金。法定DLR将特别股归类为权益,且将台新金持有的彰化银行5.58% 的股权归类为其他综合损益投资。台新金的法定DLR将维持于110%以下的适中水平,低于台湾法定上限的125%。
市场地位提升,架构改变:若合并后营运得当,台新金将受益于规模更大、更多元化的国内业务。考虑到新光金的规模和不同的业务模式,台新金与新光金的合并可能影响惠誉对台新金的评等方法。预计银行资产占金控总资产的比重将从合并前的88%下降至合并后的49%,而保险资产占比将从9%上升至48%。台新金或后续存续个体将因此成为一家以银行、人寿保险双业务为主体的控股公司。预期这两种主要业务合并后的信用体质将弱于银行自身的信用体质。
台新金与台新证的短期发行人违约评等,皆是对应至其各自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等的基础选项。 台新银的短期发行人违约评等为'F2',这是由于该行的资金及流动性分数'a-'低于更高评等所要求的最低资金及流动性分数'a'。
台新银及台新金与台新证的长期国内评等系属台湾较高者,反映相较于同业其发生违约的可能性较低。台新银国内评等的确认反映惠誉认为该行信用体质与其他在台湾国内评等范畴内之发行人相比不变。 国内评等之评等展望与发行人违约评等的展望一致。
台新银的政府支援评等'bbb-'列于正向评等观察名单反映出惠誉认为台新银在合并后将具有更高的系统重要性,因此政府支援意愿或将上升。在高度分散的台湾银行系统中,存款市占率的此等增加属于显著升幅。
台新证的评等行动与母公司台新金的评级行动相对应。台新证的发行人违约评等完全取决于股东支援评等,而该公司的股东支援评等与台新金的发行人违约评等一致,反映惠誉预期鉴于台新证与集团间较强的关联性,若台新证违约,台新金将面临巨大的名誉风险。 台新证由台新金完全持有并掌控,该证券公司的业务活动皆受惠于集团的客户基础与网路。 该评等亦反映在台湾金融控股公司法的规定之下,相较于台新金可提供法定支援的能力,该证券公司的规模较小,使其任何所需支援相比母公司支援能力之下较小。
若台新银因大幅提高风险偏好而放宽授信准则,使其资产品质、获利能力以及资本水准严重恶化,则其评等可遭调降。 例如,若该行的减损放款比率由2024年第一季底的0.7%上升至接近3.0%、或营业获利占加权风险性资产比率降至接近 0.8%(2023年:1.2%),又或其普通股权益第一类资本比率持续下降至大幅低于11%,则该行的评等可能被调降。
惠誉预计,当交易有充分的确定性得以完成时,惠誉会将台新金的评等移出负向评等观察名单,因为惠誉预期,台新金在整合新光金业务时,其财务状况将在短期内承压。由于合并后台新金将不再是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在重新评量合并后金控之信用体质时将可能导致台新金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等和个别实力评等遭下调。
此评等将考量合并后普通股DLR的水平以及未来的方向。若该比率显著并持续地超过120%,其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等的下行压力将可能增加,这可能来自台新金为改善其子公司的资本水准而进行注资所致。若交易期限延长,惠誉将维持该公司的负向评等观察状态且维持时间会超出典型的六个月评等期。
若台新银能显著地强化其整体的商业和风险概况,同时透过合并后提升的市场地位和综效来大幅提高并维持其获利能力,例如营业获利占加权风险性资产比率由2020至2023年之四年平均的1.2%提升至接近2.0%,则其评等可被调升。
惠誉不预期短期内发生导致台新金评等上调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