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供应链最坏情况已过

国际海运总会(ICS)会长波森近日表示,全球供应链已经度过最糟情况。图/路透

国际海运总会(ICS)会长波森(Esben Poulsson)近日表示,全球供应链已经度过最糟情况,但仍有许多问题残存,例如各国边境管制及船员疫苗接种进度落后,导致海运人力调度困难。

波森接受CNBC新闻台访问时表示:「尽管全球供应链动荡依旧,但我认为已经度过最糟情况。」

他表示全球零售商已提前预订「大量」库存,可望减缓年终购物季商品缺货情形。此外,各大造船厂正加紧赶工新的货柜船,预计未来24至36个月将提升全球海运运量。

去年疫情爆发初期各国实施严格防疫限制一度打击消费需求,但去年夏天各地陆续解封后,消费需求强劲反弹使全球贸易量瞬间暴增,令上游供应链及海运、物流业者措手不及,造就海运价格飙涨。

去年6月上海出口货柜综合运价指数的欧洲航线现货价低于每20呎标准货柜1,000美元,到了去年底已涨至4,000美元,今年7月底更高达7,395美元,所幸近日终于稍稍获得改善。

海事研究机构Drewry统计的世界货柜运价指数(WCI)显示,11月18日当周全球海运费率约在每40呎标准货柜9,146美元,虽是去年同期的两倍以上,但与前一周相比已经下跌0.5%。

但波森表示全球海运仍有许多瓶颈有待克服,其中之一就是船员人力调度困难。他表示各国尚未完全解除边境管制,许多国家都要求完成两剂疫苗接种才能入境,但船员疫苗接种进度落后,加重海运人力短缺问题。

波森引述全球海事论坛的统计表示,今年11月海运人员疫苗接种率从10月的31%增至41%,显示情况已「有所改善」,但他仍呼吁各国政府应负起责任协助提高疫苗接种率,并建议将海运人员列为优先施打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