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篇01. 不動產的先備知識,你有嗎?

嗨!我是美珍。欢迎来到「不动产移转的十堂课」,让我们一起聪明选择,轻松节税。

财产分类(动产VS不动产)

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来谈谈财产的种类。

暂时放下法律上的定义,从流通的方便性与变现能力来看,可以简单分成「动产」与「不动产」两种。像是现金、股票,流通性高也容易变现,就是动产;相对来说,房屋跟土地,不容易立刻变现,就是「不动产」了。

一般来说,像现金握在自己手上,就可以随便支配,爱花就花,爱送就送,除非放在银行,否则钱转来转去,流向往往不好追踪;但是「不动产」就没有这么容易了。依照法令,不动产一旦出现移转,就要到主管机关去办理登记,登记的目的除了是要确立所有权之外,还会牵涉我们最关心的──课税。

课税条件

你可能会问,只要移转了不动产的所有权,就一定要课税吗?通常来说,是的。像是建地、工业区或商业用地,甚至于自用住宅的土地,以及附着在土地上的建筑物,都是要课税的。只有少数的例外,像是农业使用的农地以及公共设施的保留地,才可以享受到免税福利。

移转种类与课税关系

了解不动产课税的类型后,我们接着来谈「移转」的分类,按照税法上所指的,「移转」分成三类,除了常见的「买卖」以外,还包括了「赠与」跟「继承」。

另外,还有一种「隐藏版」的移转行为,大家也应该认识一下,那就是信托。老实说,一般人对「信托」比较陌生,也比较少选择信托方式来移动财产。不过,不是哦,比起买卖、赠与跟继承,信托是移转财富的灵活选项。动产、不动产都可以信托,信托之后,你不但可以保有财产的控制权,还能达到传承财富的目的。有关信托,后面我们会再仔细谈到。

之所以要知道不动产的移转方式,主要是因为不同的移转方式,会被课不同的税,有的轻、有的重,如果事先选择合适的方式,就能最大程度保障财富不缩水,还有节税的效果。

举个例子,土地因为移转而改变所有权的同时,要缴交一笔土地增值税(就是在持有期间,地主因为土地涨价获利,而要缴纳的税负)。一般来说,买卖的时候出售土地的人,以及赠与的时候,接受土地赠与的人,都要缴交增值税;但是,如果土地是遗产,透过继承方式移转出去的时候,依法是可以不用缴增值税的。所以说,同一笔土地,只因为移转方式不同,要缴的税可是大不相同。

纳税义务人说明

至于谁该缴税呢?税法上有「纳税义务人」的规定,纳税义务人呢,就是被税法指定负有缴税责任的人。税捐机关不只会把税单交给纳税义务人,没有乖乖缴税的时候,罚的也是纳税义务人。税法明订清楚的纳税人是不能随便转移纳税义务的,否则搞乱纳税秩序的双方,恐怕就会自找苦吃。

讲个故事给你听,高雄市有位富爸爸,把一栋公告价格大约1,200万元的房产,赠送给还未成年的独子,税捐机关算出来的土增税、契税这些相关税款大约是200万元,纳税义务人是富爸爸的独子。按规定来说,相关税金应该由小孩缴纳,但是因为小孩未成年,加上富爸爸在赠与房产前,没有先替孩子做好纳税资金的安排,在申报赠与房产时,富爸爸就直接帮孩子把税也给缴了。这样一来,除了原本赠与房屋的税金外,替儿子缴税的200多万,又被再课了一笔20几万的赠与税。所以说,千万要注意谁是「纳税义务人」。

总结

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一集我们移转不动产的时候,你必须掌握的四个观念:

第一、大多数的不动产所有权改变了,通常都要课税。

第二、三种所有权变更的形态:买卖、赠与跟继承,以及一种隐藏版的方式──信托。

第三、移转方式会直接决定税负轻重,做好比较,才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式。

第四、一定要搞清楚谁是纳税义务人,并且,不要随便改变纳税义务。

下集预告

说了这么多,我们先休息一下。下一集继续聊,中华民国万万「税」,房产身上到底揹了多少种?不动产有「四价」,这四种价格与课税的关系又是什么呢?

税税念学堂,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