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泰大直民宅塌陷案 北市修損鄰規則!首次認定由住戶指定第三方公會

基泰大直建设9月时因施工不当导致25户民宅塌陷、周边住宅损邻。图/联合报系资料照

台北市基泰大直建筑工地损邻造成民宅塌陷,损失惨重。议员今在北市议会工务委员会讨论损邻该「由谁认定」,最终拍板要求未来认定损邻时,应由住户指定第三方公会纳入公共安全及损坏责任认定机制,费用由建商负担;若住户不服结果欲办理第二次鉴定,须缴交1万元保证金,依鉴定结果费用由应负责任者负担。

议员李明贤说明,过往要找第三方公会鉴定时,因要由住户出钱,最后成为僵局,相较于建商,住户属于弱势方,因此提出先让建商支出相关费用,费用依照鉴定结果案比例分担,加速第三方公会鉴定,相信建商愿意承担社会责任。

北市建管处长虞积学回应,过去规定有「球员兼裁判」问题,未来民众陈情损邻,第一阶段就会由第三方公会、监造人、营造人现勘,让第三方公会确认复核后才会认定结果;后续认定为非施工造成,民众不服结果,第二阶段鉴定建商会先支付,若结果仍为非施工造成,鉴定费才会由住户负担。

议员洪健益和王欣仪都提到,市民有损邻陈情时,现况是由起造人鉴定,未来改为由建管处邀请第三方公会加入鉴定,结果住户不服结果又要重新鉴定,那不如改成第一次认定就让住户指定第三方公会鉴定,费用让建商出,若仍不服结果,第二次鉴定应该要向住户收1万元保证金才合理。

议员李柏毅指出,建案施工时间长,若初步认定发现客厅有裂缝,到第三个月换房间有裂缝,那要如何计算?是第一案还是第二案?由建商或住户出资?损邻点不同要谁来付钱?议员陈宥丞说,若同一栋大楼内有上百户,不同时间发生损邻状况,建管处应该要整合后一起处置。

虞积学表示,民众提出陈情后,就会在初次勘验时拿出鉴定报告比对,即使是同大楼不同楼层也会追加列管,不同阶段提出不同陈情都会重新办理现场会勘,比方说连续壁、开挖地基等,确认是否为施工造成损害,也会邀集第三方公会参与,相关费用由建商负担。

公务委员会召集人陈政忠最后裁示,办理邻损会勘时,由陈情人指定第三方专业公会作为公正认定机构。由陈情人指定地方公会认定结果,陈情人不服时,仍依原办法由陈情人缴交1万元保证金,并由建方先行垫付鉴定费用办理鉴定,鉴定结果若非属施工造成,由陈情人支付鉴定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