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看:提升亲子关系的5大“定律”,让亲子关系更紧密

谈到亲子关系,必然绕不过去原生家庭,原生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摇篮,其内部亲子互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孩子未来发展的底色。

这里的亲子互动并不是单纯陪伴时间的长短,也就是说,陪伴孩子的时间长并不能和亲子互动质量直接划上等号。

相反,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忙的原因,他们陪伴孩子的时间相当有限,但他们因为提升了亲子互动的质量,使得他们与孩子之间构建了良好的亲子关系。

我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发现亲子互动有五大定律,了解这些定律,有助于帮助我们在陪伴时间有限的不利情况下,也能提升亲子互动的质量。

01 “互动定律”:质量胜于数量

在培养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时,不少家长往往在数量上做文章,以为陪伴孩子的时间越长,亲子关系发展就越好,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互动质量。

事实上,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忙,真正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非常有限,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之内提高陪伴的质量,才是我们为人父母者们所要研究的重点。

从实践中来看,亲子之间高质量的互动,意味着家长即使陪伴孩子的时间短暂,也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记,同样也能构建起紧密的亲子关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更无限的亲子互动价值。

◐ 一是深入沟通,打通“经脉”

和孩子沟通特别讲究技巧,我们不能满足于和孩子随便说上几句就算是沟通,这最多只能算是和孩子打个招呼。

我们可以尝试着和孩子深入沟通,打通彼此之间的“经脉”,让亲子之间的沟通更为顺畅。

为了让沟通不陷入尬聊的境地,我们可以围绕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互动探讨,这样的互动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沟通兴趣,还能促进孩子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 二是共同活动,分享相同的经历

所谓“共同活动”,就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无论是一起互动游戏,一起户外锻炼或探险,还是一起完成亲子阅读项目等等,都是加深亲子关系的有效方式。

这些活动的显著特点就是家长和孩子共同体验,这要比单纯的干坐在一起更有意义,我们甚至可以把这些“共同活动”变成家庭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孩子未来回忆的宝贵财富。

◐ 三是专注陪伴,用心参与每一刻

在陪伴孩子时,我们要确保专注,而不是心不在焉,身体在陪着孩子,心思却在其他方面(比如一边陪着孩子,一边玩起手机来……)。

当我们完全投入到与孩子的互动中,他们就能很直观地感受到来自我们的专注,而这种专注在孩子看来,就是一种深沉的爱。

◐ 四是创造家庭仪式感,让特殊时刻成为习惯

对家庭仪式感这个概念我们并不陌生,在很多教育成功的家庭中,家庭仪式感是这些家庭中的传统文化。

实践证明,在家庭中经常创造让孩子参与的仪式感,可以增强家庭的凝聚力。

这些仪式会成为孩子期待的活动,让亲子关系得到加强。

02 “边界定律”:尊重是最好的亲近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会提到一个“边界感”的概念。

和很多家长所想的不同,即使是家人之间,也需要边界感。设定合理的边界并不会疏远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边界感让孩子明白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行为预期,也让他们学习到责任与自由之间的平衡。

大人需要边界感,孩子也同样需要边界感。尊重孩子的隐私和个人成长空间,让他们感受到家长的爱同时也感到自由。

培养孩子的边界感,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进行:

◑ 一是建立健康的个人空间

孩子需要自己的个人空间来探索个人兴趣,处理自己的问题。

当孩子上小学之后,我们就可为孩子准备一处属于他们自己的专属区域,比如有条件的家庭可为准备一间单独独立的小房间,没有条件的至少在家里开辟一角属于孩子的地方,让他们知道父母尊重他们的私人领域。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培养孩子的边界感,也能让他们学会自主管理和安排自己的时间和活动。

◑ 二是教育孩子学会说“不”

教会孩子在必要时学会表达“不”字,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课。

当孩子感到不舒服或者不同意某些事情时,他们应该知道如何以恰当的方式拒绝。

这不仅是对孩子说“不”的权利的肯定,也是对他们独立意识的尊重。

◑ 三是允许孩子独立的决策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家长应鼓励孩子在日常小事中做出独立的决策,比如选择要穿什么衣服、参与安排家庭活动等。

这种独立决策的实践很重要,是孩子发展自主性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

◑ 四是理解并接受孩子的成长需求

孩子的成长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家长应与时俱进,理解并接受这一点,快速调整自己的期望和支持方式,以适应孩子的阶段性发展。

举例来说,孩子步入青春期,他们可能就需要更多的隐私以及与同伴相处的时间,家长应理解并尊重这一需求,为孩子提供相应的空间和支持。

03 “模范定律”:身教重于言教

模范定律告诉我们,最好的教育并不总是来自言语,而是来自我们作为父母的日常行为。

孩子是父母最忠实的观察者,他们不光是听父母说什么,更看重父母在做什么。

父母通过身教,就可以无声地教导孩子成为更好的人。

◐ 一是给孩子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

孩子天生就是模仿高手,他们会观察父母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父母在这些生活情境中所展现出来的耐心、尊重和正直等品质,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并内化成为他们自己的行为准则。

◐ 二是展现里外的一致性,巩固信任感

家庭中的规则和价值观需要一致性和连贯性。

如果父母经常说一套做另一套的话,孩子就会感到困惑,不知道应该遵循哪一套标准。

因此,保持里外的一致性,不仅能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家庭的价值观,也能加强他们对父母的信任。

◐ 三是积极反馈,正面增强

当孩子展现出我们希望看到的行为时,积极的、正面的反馈要比任何言语的教导都更有效。

一句简单的“我很欣赏你今天帮了你的朋友!”,或是“你处理这个问题的方式真的很棒!”,都能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起到鼓励他们在未来继续重复这些良好行为的作用。

◐ 四是避免负面示范,及时更正

没有人是完美的,就算是阅人无数的父母也会犯错。

当我们的行为不符合我们所教导孩子的标准时,我们需要有勇气承认错误并进行更正。

这不仅是一种诚实的表达,也是在向孩子展示“成长和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即使是成年人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

04 “成长定律”:陪伴是双向的成长

陪伴孩子不是单向的守望,它是一个双向成长的过程。孩子获得成长,父母同样也会获得成长。

诸如观察孩子如何面对新事物,感受他们的好奇心,甚至从孩子纯真的儿童视角去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对父母来说,都是一种收获。

◑ 一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如果我们自身不去主动学习,而是消极放任孩子成长,就很难把孩子培养好。

事实上,很多家长都会主动去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或者是重新拾起课本来研究孩子要学的东西,其目的都是为了把孩子培养得更出色。

◑ 二是共享成功,共度难关

当孩子在学习中取得点滴的进步时,家长的适时鼓励会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同样,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家长的安慰和出手帮助(有别于打击),将让孩子重拾信心,顺利度过难关。

这些经历不仅加深了亲子间的情感连结,也教孩子学会如何面对成长中的各种不确定性(有成功,也有挫折和失败)。

◑ 三是反思自我,欣赏变化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孩子的所思所想是不断变化的,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去反思自我,孩子的视角通常能给我们带来新的见解和灵感。

◑ 四是在陪伴中找到平衡

陪伴孩子并不是紧抓不放,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一个学会放手的过程。

家长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即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护的同时,也鼓励孩子学会探索自己的成长路径。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和自立,同时避免过度保护。

05 “支持定律”:鼓励比批评更有力

正面的支持和鼓励能增强孩子的自信,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性和成长潜力。

在孩子成长旅程中,家长所扮演的角色不是打击者,而是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在孩子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家长的一句鼓励往往能成为他们不懈努力的动力。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坚持一个原则:在非原则性问题上,尽量用鼓励代替批评。

◐ 一是积极肯定孩子,激发内在潜力

每个孩子都拥有无限的潜力,等待着被我们发现。

及时的赞赏和认可,可以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价值,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看见时,他们更有动力去挑战自我,超越极限。

◐ 二是多关注孩子的进步,而非只关注最后成果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最后结果。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孩子所取得的每一个小成就都是重要的,无论这些小成就是否直接带来了预期的成果。

这些小成就可能是孩子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或者学会了某种新技能,或者是攻克了某道难题,又或者是进行了自我提升等等。

◐ 三是要为孩子建立一个充满鼓励的环境

家庭应该是一个充满鼓励的温馨环境,这包括家长为孩子设置榜样,通过自己积极面对挑战和失败的行为展示等等,这种充满鼓励的环境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 四是将批评转化为建设性的反馈

当我们需要指出孩子的错误或不足时,我们不妨尝试将批评转化为建设性的反馈。

这里的建设性反馈,当然不是简单地指出问题,而是要给孩子提供具体的、有价值的改进建议。

这种反馈方法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减少孩子的挫败感,帮助他们从错误中学习并成长。

结语

高质量的亲子关系不是天上掉馅饼的产物,而是家长日复一日精心培育的结果。

通过上述五个“定律”,我们可以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理解和成长的家庭环境。

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不仅影响着他们现在的幸福,更是在为他们未来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父母的陪伴下茁壮成长,成为独立、自信、有担当的人。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心营造每一个亲子时刻,共同编织一个美好的家庭记忆;用爱和智慧,为孩子构筑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