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产业“双向奔赴”,6家新建国家市域产教联合体这样做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分别是江苏太仓、浙江宁波、浙江义乌、广西南宁、四川宜宾、新疆昌吉等6个市(县)。教育部为何新布局建设这6家市域产教联合体?联合体如何走出一条职业教育助推地区产业发展、地区产业发展厚植职业教育根基的双赢之路?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聚焦区域主导产业
记者梳理发现,6家新布局建设的国家市域产教联合体有着明显的产业优势,深度融入区域主导产业。
比亚迪全球最大、国内建设速度最快的电池生产基地在南宁,新能源电池所需的铝精深加工又是南宁特色产业。南宁市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由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和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牵头。
新疆昌吉这些年发展形成了粮油、优质畜产品、棉花和纺织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昌吉国家农高区现代农业产教联合体由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新疆泰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等单位共同牵头打造。
除产业优势外,布局广西南宁和新疆昌吉,与服务周边外交大局也密切相关。南宁正在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发展的区域性国际大都市,新疆正在打造我国向西开放桥头堡,加快“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
江苏太仓和浙江义乌,是6家联合体中唯二的县级行政区,凭借独特产业和发展路径,“以一县之力横扫全球”。
江苏太仓开展对德合作30余年,德资企业多达530余家,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太仓模式”。苏州市太仓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由太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和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联合牵头组建,服务工业母机、汽车核心零部件和航天航空零部件三大产业集群。
义乌以小商品批发闻名全球。义乌自由贸易发展区市域产教联合体由义乌自由贸易发展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牵头成立,聚焦在新型数字贸易、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保税+”新业态等义乌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上。
布局浙江宁波和四川宜宾,则是为了服务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基础深厚,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670家。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由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仑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注塑机行业龙头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牵头成立。
四川宜宾过去以白酒和煤炭两大产业而闻名,近年来加快引进培育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和绿色低碳产业,强化产业转型升级。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江新区)市域产教联合体由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和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牵头。
丰富的产教资源和区位优势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提供了“天时”“地利”,但办好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扛起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主体责任,实现多主体协同发展的“人和”。
比如,义乌市政府列出联合体建设政策事项清单,任务分解至义乌市发改局、经信局、科技局等15个部门,义乌市每年划拨500万元专项用于联合体建设,连续6年总计投入3000万元。
新疆昌吉成立了多部门组成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实体化运作的理事会,制定《昌吉州关于加快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指导意见》,专门设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每年1000万元用于支持产教联合体成员单位人才培养改革、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等,为实体化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企业深度融入人才培养
“我们在实际招聘中发现,毕业生与我们岗位的技能需求并不匹配,还需要花大量成本培训,我们也在思考,到底怎样才能让学校教育和我们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宁波海天塑机集团人力资源负责人陈兴说。
海天塑机集团的困惑也是大部分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中,企业发挥着重要的办学主体作用,将优势产业资源全面融入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实训基地建设,目的就是要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
海天塑机集团投资1.3亿元共建“蓝金领高技能人才工厂”,联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北仑职高、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等院校,采用“2+1”学习模式,自制课程,自研教具,根据前期摸排的产业链内企业整体用工需求,深度打造定制化的专业。学生需要先在学校进行两年的理论和模拟实操学习,再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轮岗实训,顺利结业的学生全都可以选择与企业签约。
太仓实施“双元制”学徒培养模式已有20多年,企业通过建立企业培训中心,安排专职培训师全程承担学徒培养。学生具有学生和员工双重身份,校企按照4∶6的学时比例分别承担理论与实践教学,行会负责考试评价,地方政府出台完备产教融合政策,建立系列化的校企合作育人制度。
宜宾在产业升级转型的过程中,高技能人才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和四川省宜宾普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清洁能源装备智能制造产学研综合平台,学生到生产一线跟岗实训是常态。在企业,师傅手把手带教,学生回到学校后面对的仍然是企业生产的真实情景。
“我们课上加工的零件直接来自企业,课程、教材、项目等多个方面都围绕企业真实的生产问题不断进行优化。”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教师代艳霞介绍。
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契合后,人才自然就能留下,为地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2019年至2022年间,宜宾职业技术学院80%的毕业生前往沿海地区工作;2022年后,80%的毕业生留在了四川;2023年,更是有38%的学生毕业后在宜宾就业。
在师资培养上,联合体企业成为职业院校师资培养的“富矿”。义乌聚焦区域现代商贸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强化联合体内学校教师进入企业生产一线实践,加强对企业兼职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
在专业设置上,市域产教联合体内院校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及时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南宁职业技术大学精准对接南宁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等千亿元产业,新增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3个专业,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撤销7个不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
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学习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理想中的职业教育画卷正在市域产教联合体中徐徐展开。
职业教育赋能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发展土壤,职业教育也利用自身优势助推产业发展,市域产教联合体正在加速实现教育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宜宾以美酒闻名于世,五粮液家喻户晓。一杯白酒,凝聚着酿酒师傅几十年的经验,任何步骤的差错都会影响白酒口感。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联合五粮液开启了数字化酿造的新尝试,双方共建白酒生产数字化中心,正在训练数字化模型辅助酿酒。
“中小微酒企可以采集数据到我们的虚拟仿真软件上,先模拟一遍再进行实际操作,最大程度减少失误和损失,因此十分受益。”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王赛说。
2024年,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投入了100多台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急需高技能人才,给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列出了明确的“产业需求清单”。
针对企业的“出题”,南宁职业技术大学联合哈尔滨工程大学相关团队,迅速组建新能源汽车轻合金材料实验室,解决材料表面防护技术和材料轻量化技术难题。加上南宁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机床学生在校即获得了高级技工的资格,具备相当的操作加工能力,第一时间完成了“答题”。
联合体成立以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联合体内企业量身定制培训计划,累计开设了“三废”处理、化工总控等6批次高级工匠培训班,累计培训企业职工1200余人;聚焦“区内培养、中亚就业”,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试点职教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为联合体内“走出去”企业开展小订单培养……
“以前政府、学校、企业、行业之间是不通的,现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打通了政校行企的通道,各方找到了共同价值的利益交集点,实现合作发展的目标。”南宁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周旺说。
文字 | 欧媚
来源 |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