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友脱口罩被吼⋯下一秒低头换新!林立青PO文分析污名破万赞

▲从污名化SARS到新冠,街友的污名化还没消失,作家林立青在脸书谈街友。(图/林立青脸书)

文/林立青

这两天有一个新闻出现,是有人通报疑似街友在宫庙前路倒,谣传说这名街友染疫后逃离原居住地病发而死,造成了当地恐慌,议员和当地里长表示最近街友越来越多要求消毒,恐慌之下要政府控管,街友不要来等言论

过了几个小时以后,发现他只是附近的居民,并非街友,是身体不适,采检后为阴性而非染疫。

趁这个时候,我觉得可以来谈谈街友,毕竟连议员和里长都无法确定这个人是不是街友了,这些媒体的报导可信吗?到底街友有什么样子,到底谁的脸上会写我是街友?

昨天我和一个前街友看了电视媒体的记者摄影,他指给我看,说3家媒体记者拍出来的,10多个人里面只有3个是街友,其他都不是街友为什么他知道?因为他认得出来谁是「真街友」谁是「准街友」。

台北车站街友。(资料图/记者屠惠刚摄于疫情前)

「准街友」其实就是一些蓝领阶级50岁以上男性,没有太重视衣着品味,没有太多钱可以去其他场所消费,所以往公共空间移动,有时候聚在一起聊天的人,有些人从基隆来,从桃园来,找他们年轻时候那种复古风格的共同回忆,吃一点从以前到现在都有印象的小吃,逛一逛庙,吹一下公共区域的冷气,买一杯咖啡或茶,坐一个下午在回家。这种人最常被认为是街友。

而且因为他们没有年轻时的体力可以赚钱,也老了,不再英俊潇洒,人只要变老,多少都要衣著名牌珠宝装扮搭配,没有办法和年轻时一样随便穿都好看,所以被人用身上的衣着品头论足,如果没有办法拥有资产或者是家产,那会过得更辛苦,如果单身或和家人关系不好,那就再辛苦一点,更容易被歧视。如果身体不大好,那就更容易会被当作是街友。

他们也不一定会去艋舺公园,这种公园阿伯到处都有,或者会在巷口晒太阳,闲聊嗑牙找出自己的人生快乐,或者组成宝可梦战队成为老智老霞,我们长年没有理解老人需求,所以连记者都对年长者无知。

许多像是街友的人,其实住在双北一带空气不流通的雅房里,房间是木板隔间,没有冷气空调,更别提客厅,当天气炎热时,就只能往街上走,所以被当作街友,等到工作受到景气影响,年老力衰付不起房租后,就成了真正的街友。

但是,真正的街友却常被污名化,像是那些记者拍出来的,在别人眼里,根本不是街友。

没有钱的人会往不排他的公共资源移动,例如宫庙、商场、地下街提供的饮水机和公共厕所,有些地方会有图书馆、艺文中心文创空间和行政中心,这里可以稍稍解暑、解热、装水,在建筑物或者是树荫下乘凉。有些老人甚至喜欢逛医院,那里安全,可以消磨时间,又有干净的厕所及饮水机,全栋都有空调。

我会说大多数人看到的其实是所谓的「准街友」,可能是开很旧的车、生意不佳的计程车司机,家人关系不好不想待在家里的男人,无聊不知道去哪里好,所以到公园晒太阳,这里可以听八卦,聊政治,看别人买了以后转手给你看的杂志,有些人也可以加入探索数字密码的乐透行列,可以说是另类台湾数学系,但他们会搭台铁公车最后几班车回去自己家里。

留下许多人的错误印象加在街友身上

真正的街友,除了我说的那些身体差的以外,多半是晚上回来,揹着有贵重物品的行囊,被造册列管,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才能够看到。

那么,政府怎么处理呢?最古早以前政府开办收容所,内部类似于兵营,台湾男人喜欢聊当兵,但不一定想住进去,加上交通环境不便,所以这个大多数人以为的选择其实不被街友接受,就像大多数人不喜欢职业介绍所上面的工作一样。

后来政府和民间慢慢地改变,政府开始列册管理,定期追踪,社福中心确认身分,我们社会慢慢找出一些方法,像是委托民间的NGO和NPO进行外展,建立实验性的服务,开始调查需求,从他们的角度去改变,给予短期庇护空间,开放空间提供盥洗,联系医疗资源治病就医,开始找寻工作,辅导存钱后找房子,让他们从街友变成「准街友」有的清扫社区,有的定期卖大志,把自己打理干净,生活正常。

政府不是没有做事,民间也不是没有力量,我们实在不应该花太多时间在指责的言论上。

准街友们这几天减少很多,都躲回家去了,而真的街友们这几天看到许多的媒体,怕得要死,有些摄影机就对着他们,因为他们没有钱买隐私,等着他们喝水、吃饭的时候拍下画面,满足猎奇和窥伺欲望。

这时候要进行服务更加困难,台湾人有爱心,但对于街友的污名已经太深太重,很难短时间内翻转,政府忙着抗疫,多半的资源应该也需要集中在医院,对于街友,我们期待的是不要跑,不要怕,不要被镜头吓走。

这几天万华的服务街友的NGO分为两组,一组照顾艋舺公园及艋舺周遭,另一组联络台北车站和228,从民间募集了一些物资,做成适合街友的物资包,里面有饼干、口罩面包和水,拉着推车绕行台北车站,专业的团体发送物资时,会让他们尽量不要群聚,也不要真的争先恐后,会是慢慢的发,先告知以后才开始发送,同时宣导戴口罩,不要乱跑。

▲林立青分享到北车看见街友的情况。(图/林立青脸书)

昨天我前去台北车站时,看到一个年老的街友,开心的拿到物资包以后立刻脱下原本戴着的口罩要丢掉,同行的朋友立刻大吼,可是一秒钟后,他看到那名街友的旧口罩带已经松垮垮,不知道这个口罩用了多久,那街友委屈的低头从物资包里面拿出新口罩戴上。另一个女街友,拿下口罩开始吃起面包,喝水,换上新口罩。

这样的处置方式,用意是希望可以填补社会安全网的漏洞,让他们可以有足够的抗疫物资及维系生活所需的食物饮水,虽然街友还是比较困难劝募的款项,但还是陆续有一些资源进来,即使远远不够,毕竟在公共空间都停水的状况下,募来的70箱水在两天之内发送完毕。

但是这个行动是该支持的,让真正的街友减少移动,待在原本的空间,利于后续政府的联系检疫,也利于资源分配,更可以减低恐慌,维系他们的基本生存,那物资包里面有方荷生里长从面包店收回来的续食面包,有包装饮用水,有苏打饼干

很简单,但足够维持生活了。

我们募集资源,是为了让社会安全网,可以让街友不会再度乱移动,不会早成检疫困扰,也希望可以减少恐慌,如果可以的话,大家可以关注以下两个组织,并且加入捐款捐物的行列中:

芒草心物资需求表或填写人生百味的物资募集表单很高兴这几天,已经募集到了许多物资,会陆续公开上来,也希望大家一起支持。比起SARS那一年,我们对街友的排斥污名没有消失,但至少多了一些可以信任的组织。

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即使街友,也能好好戴上口罩,好好的不会乱走。台湾会更好的。

▲林立青分享社工团体为街友准备的物资包。(图/林立青脸书)

★本文转载自林立青脸书,言论非本报立场,版权为作者所有,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你可能也想看⋯

万华「这种连结」被赞爆!林立青分享疫情现况:急难时发挥作用

医师拍下「万华区现况」!龙山寺站广场这画面:感到充满希望

►我们的美丽就用白纸黑字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