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奖后,观众的几个??

enhsin wu

在kkbox有个焦点话题标题是:赛德克+刘德华救了金马奖。아줌마知道,这是指收视率

说真的,金马奖象征意义、及重量二岸三地、甚至连亚太影展都无可取代(아줌마个人觉得)。可这典礼内容,一年比一年难看。星光部份几乎全靠港星撑场电影方面,每届也只靠一部当时口碑好的电影力抗港中电影。只要这一部拿住大奖,便呈现自high状态(这一届,感觉赛片爱国力量>电影本身)。

真的,不懂。新闻局每年辅导国片,为什么全辅导成小成本人文电影?要拍如赛德克这种人文、商业并重的大片子,都靠电影人先自力救济。(当然,赛德是否人文、商业都做到,由进过戏院观众自由心证)

很奇怪,每个人都知道台湾电影工业病入膏肓,仅靠热爱电影创作人默默在撑着、ㄍ一ㄣ着。掌握资源的资源者好像永远和电影工业接不上头?!感觉有主事的行政长官现也多少了解电影媒体传播力量,可就施力点完全不符实际状况

一直有个疑问,这些年来,是因为没资金,就只能拍以人文观点出发,用业余素人的小成本电影?还是,这些电影人原本就爱用素人、或只想以人文创作方向剧本拿辅导金?那如果有了充裕资金,也擅用电影行销,是否就能拍出有人文、有明星的商业电影?不瞭。

做为一个纯娱乐消费的观众来讲,아줌마还是喜欢看明星卡司的商业电影。如果有很棒的剧本、跟厉害的商业导演,没二话,아줌마一定走进电影院的。振兴台湾电影,可以先从恢复明星开始吗?

说穿了,아줌마对金马奖的认知,就是商业电影>人文艺术电影。同样的,金马奖典礼,没有巨星站台,没有观众爱看的电影,谁会停下手上遥控器?不然,何必设星光大道?何必邀外国明星?

聊起星光大道,良心建议,不论金钟、或金马,可以取消星光大道上的访问吗?没有一个主持人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做好热场制式访问场面。每次都冷爆、惨不忍睹。那个舞台,不就是给媒体拍照?!就让明星走过红毯,站上去30秒,给媒体拍个够。再不,就开放给现场记者发问,反正每个明星只有30秒时间,回不回答由明星自己决定。

颁奖人的台词剧本,就由颁奖人自己设计。只要主办单位前一天把要颁的奖项、跟该注意的方向、原则,先给颁奖人,总彩排验收。这些身经百战的颁奖明星应该不会砸锅吧?!看到没有默契的颁奖人(组)按脚本进行,真的快冻死了@@~~。

아줌마是很爱看电影的,从小就爱看金马奖。因为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入围、或拿奖。可惜,渐渐的,小时候喜欢的台湾明星,跟아줌마一样渐年华老去,也不再有电影演出。然后,我们台湾也真的没有明星了,就算金马奖上得奖的是台湾拍的好电影,没有明星主演,也不会想看。

原谅아줌마看电影,总爱挑有好剧情的明星卡司电影。金马典礼也是。

作者Enhsin Wu,坐在家里,磕电视剧、孵文字的아줌마。本文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