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电磁定位系统 降低手术内出血风险
金属中心精准穿刺电磁定位追踪技术荣获国际肯定。(金属中心提供/林瑞益高雄传真)
金属中心在经济部技术司支持下,开发全国第一套精准电磁定位追踪系统「MIS-EMTs(Electromagnetic Tracking Systems)」。此设备外观就如一台扫地机器人,透过与医疗设备内视镜的整合,可以让外科医师在做微创手术时透过电脑银幕得到「穿透视力」,让2D影像变成3D影像。
金属中心28日说,传统手术需要反复做X光影像或CT(电脑断层)来确认施术位置,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必须承担辐射暴露的风险。MIS-EMTs在手术时可提供医师施术点,满足在体(腔)内的肺、肝、肾、膀胱、乳房、颅内等精准定位导航需求,结合医学影像CT的注册模式,微创器械内嵌电磁感测器,在低频电磁场中的空间位置与姿态可被记录并追踪达到精确判定位置。
且此系统可避免持续性体内手术放射成像,降低传统体内手术放射剂量的使用次数,以客观的数值助于扩展施术视野,得以一次性将器械定位到准确深度,将降低反复穿刺造成的内出血风险,每次手术使用的X光辐射量可降低 80%。
金属中心执行长赖永祥表示,MIS-EMTs是一套结合物理学、电磁学、医学、美学设计等专业领域而生的技术,未来也可整合电磁定位导航与内视镜影像共显示技术,整合于轻巧医疗台车,与体积较大的传统设备相比,让医护人员更加便利,甚至可运输到偏远的医院或在现场做紧急医疗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