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台股惊人一幕 台大教授吓喊:散户快跑

台股7月的交易户数高达256万户,理论上要每2500年才有一个月会有这么大的交易户数。(资料照)

徐丞志用「台股加权指数过去」和「每月有交易户数」 。 (图/翻摄自徐丞志脸书

近期,不论是美股或台股常开出红盘,热闹滚滚,吸引更多人争相投入,但有学者却从证交所的资料统计分析,发现台股7月的交易户数高达256万户,理论上要每2500年才有一个月会有这么大的交易户数,对于股市不寻常的热度,他只想奉劝大家一句话:「趁着还能跑,赶快下车!」

台湾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徐丞志日前在脸书发文,他表示利用台股加权指数过去20年的历史走势图,以及从台湾证券交易所的「证券市场统计概要月报」抓出「每月有交易户数」的逐月数据做出统计比较,过去20年台湾股票市场平均每月有交易户数约为 138 万户(因为过去20年台湾人口数仅从2200万增加到2300万,因此就不做趋势线修正),标准差约为29万户。由这个数字可以得知在绝大多数的月份里,有在台股进行交易的人数大约落在 80 ~ 196 万户之间(正负两个标准差内),占了大约 95% 的月份。

因此,当台股每月有交易的户数超过200万户时,代表有很多平常完全没在碰股票的人都跳进场内进行交易了。

股票市场上有个很常被讨论的理论,叫作「擦鞋童理论」,典故是在20世纪初的纽约,有个经济大师发现,连擦鞋童都在跟他讨论要买哪支股票,他因此判断市场过热且即将崩盘,因此出脱手中的股票而逃过股灾

台股历史上几次的景气循环高点,都伴随着超过 200 万户的「每月有交易户数」,包括2000年初的 dot-com 泡沫,以及2008年的美国金融海啸,紧着就是腰斩的台股加权指数。

同时,再回头看看最近半年的数字,3月的交易户数为246万,4月(195 万)、瞬月(205万)、5月(220万),接着7月则达到256万户,(8月没意外的话也会超过200万户,所以过去半年只有一个月低过热的警戒线。)

他强调,256 万户在统计上是什么概念,它代表了的是四个标准差,也就是它出现的机率为0.003%,等于是每三万次才会出现一次,换算一下就是理论上要每2500年才有一个月会有这么大的交易户数出现。而且别忘了,今年3月才刚出现过246万交易户数(标准差 3.7,机率约为万分之二),而且过去连续几个月都在200万户以上。

很多人只看到眼前股市的荣景,而没有想到与经济现况并不符合,面对这么不寻常的股市热度,搭配加权指数不断创下历史高点,徐丞志只想说一句话:「趁着还能跑,赶快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