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不要將教改問題政治化

今年教改满卅年,很多人都发表意见,表示对教改的诸多疑问,也会对李远哲先生表示不满,认为教改的错误,他要负很大的责任。可是我却不太同意这种想法,理由是李远哲不过是政府的顾问,他不是政府官员,当年最后做决定的行政院长和教育部长应该负全责。

我认为我们应该很冷静地检讨一个问题,为何教改如此受人诟病?就以广设大学来讲,现在有好几所大学被迫关闭,很多大学教授虽然学富五车,却已失业。很少国家发生这种事情,我们要检讨的是教育部的文化,因为教育部的确有一种很特别的文化,才会造成很多问题。

首先我要讲,教育部被一批极有理想的学者包围,他们多半留学美国,看到当年美国的强盛,当然以为美国的教育制度一定是相当好的,值得我们采用。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教育与国民的想法有关。国人认为大学招生必须公平,联招的最大好处就是公平。教改无法完全废止联招,因此造成升大学有两个管道,这些学者在制定申请入学管道时,又被迫规定考生只准填六个志愿。这种四不像的入学制度造成学生和家长的困惑,也无所适从。

美国对学生的成绩评等不是给分数,而是以ABC表示。不知何故,有些学者认为我们也一定要改,不能再以分数评等。以国中升高中的会考来说,成绩只有七个等级,学者们发现大事不妙,因为考到最高等级的学生变多了,建中和一女中无法选择学生,因此他们大肆修改考题,考题中有很多难题。这都是照抄美国制度的结果。

可是教育部还是要负最后责任,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教育部拟定很多政策时,有没有深思熟虑。广设大学就是一个没有深思熟虑的例子。即使没有少子化,设立太多大学一定会使得很多大学收到的学生不是很理想。这应该是普通常识,但是教育部习惯于草率行事,所以才会有广设大学的政策。

消灭专科学校,也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过去的台北工专和高雄工专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非常大的贡献,国家不可能没有技术人员。如果我们看空中巴士或者波音公司,一定会发现绝大多数的员工是技术人员,而不是大学工学院培养的工程师。

教育部还有一种特别的文化,那就是没有检讨的习惯,也没有感觉到外界的批评会对他们造成任何压力。教育部草率地推出双语教学的政策,多少外文系的著名教授表示绝不可行,但是教育部仍无动于衷。

我们不要将教改政治化,因为教改历经很多政权的转移。但我个人希望教育部不要被空有理想的学者包围,对于任何政策的制定,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考虑,事后也要有检讨的机制。否则,十年以后,大家恐怕又要写教改四十年的文章了。(作者为清华大学荣誉教授、博幼社会福利基金会荣誉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