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蛤?!

日前为澳洲返国的友人接风,席间一道甜点「南北杏仁糊雪蛤」,引发我们对「蛤」的字义思辨。

「蛤」字除了在蛤(ㄏㄚˊ)蟆和蛤(ㄍㄜˊ)蜊的音义不同外,它同时也是台湾相当流行的网路用语。试问友人是否知道它的网路用法,他不明所以,脱口而出「蛤(ㄏㄚˊ)」?而我则因他久居国外,竟然不知此一国民词汇,也惊讶地说出「蛤(ㄏㄚˊ)」!然后我们为同时说出「蛤」又再「蛤」了一次,恰恰反映了「蛤」是台人常见的口头禅。

「蛤」是万用的开头词,常用来表达困惑、怀疑、质问或惊讶,借以向对方指出不清楚或不合理之处。例如,听不清楚时说「蛤」,是请求「再说一次」;有听没有懂时说「蛤」,是表达「请用其他方式解释看看」;知道对方有听没有懂时说「蛤」,是透露「很惊讶你居然不懂」…。于是大家就这样蛤来蛤去,蛤成一团了。

随着网路词语的多方演进,「蛤」字近年来广受台湾网民喜爱,其荣景可说是网海无处不飞「蛤」。究其原因,除了该字的用处多元外,个人认为还得归功于「蛤」让人联想到灵敏生动的蛤蜊。两枚蚌壳的开开合合,像不像我们对话时的张嘴闭嘴呢?当两枚蚌壳全面张开时,像不像我们听不清楚时把双掌紧贴双耳后面呢?而当蛤蜊吐沙时,是否如同我们惊讶时的「吐槽」呢?

其实,「蛤(ㄏㄚˊ)」的读音并非台湾所专用,它也是世界通用语音。我们知道语言间本就存在许多差异,例如我们说「狗」,英文是dog,日文是inu,德文是hund,法文是chien。大约十年前,三位欧洲学者发现读音似蛤(ㄏㄚˊ)的「Huh」这个音词(或其音似词)似乎存在于五大洲的多种人类语言中。例如当一个人没有清楚地听到某人刚说的话时,它是对话间的修复启动词。他们推论它是一个普遍使用的字词,并观察到「它满足了所有语言一个共有的关键需求—有效地发出听觉和理解问题的信号。」该项研究着实有趣,在二○一五年时获颁搞笑诺贝尔文学奖。

「蛤」的日语读音是hamaguri,取「浜」(hama)和「栗」(kuri)的合体音,猜想这是因为蛤蜊看起来就像是散落于海滨的栗子。该日语读音正巧让蛤蜊的蛤(ㄍㄜˊ),与另一读音的「蛤蟆」(hama)产生连结。无巧不成书的是,「蛤蜊」的闽南语常说成「蚶仔」,念起来恰恰与日文的hama不谋而合。

「蛤」另有一种台语读音为kap,例如「文蛤」念成bûn-kap。宜兰早期被称为「蛤仔难」,念起来就近似后来我们熟知的「噶玛兰」(Kavalan),其名称源自于世居兰阳平原的原住民「噶玛兰族」。

还记得「虾蟆」也作「蛤蟆」吗?「蛤」的另一孪生同音字词是「虾」。因此,如果我们在网海里老是瞧见海鲜总动员,千万不要大惊小怪。

笔者是文字学的门外汉,论述不甚考究,但望诸君见谅,阅毕就一「蛤」置之吧!(作者为台湾大学资讯工程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