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科技雙面刃 善惡一念間

三月时,英国王妃凯特在社群媒体官方帐号发布一张亲子合照,祝福英国民众母亲节快乐。这是她因病住院手术治疗,在媒体销声匿迹数月后的首张照片,立即引发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

孰料这张照片发布不久后,国际知名通讯社如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等都立即撤照,理由是该相片经过不当编修,并非原汁原味的「真相」。其实,如果只是裁切尺寸或强化对比的编修,一般而言是可以接受的。然而,该张照片有几处经过窜改,已超越新闻求真的尺度,也不符英国王室的规范,最后只能选择撤照。

回顾这起事件,该张照片经凯特个人或团队的业余编修,放大检视后仍可看到不少斧凿痕迹,所以发布后很快就穿帮。试想,如果使用更多深度伪照修图技巧,或许短期内仍可蒙混过去,但如此一来阅听大众可以接受吗?以前我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一切只能眼见为凭,而今深度伪照技巧所制作的图像,已是我们法眼所难以分辨真假,长此以往,必然衍生诸多鱼目混珠的社会乱象。

不过,科技有时就像双面刃一般,其运用的利弊得失,往往取决于人们的起心动念。最近读到一则报导,在英国有一名为「希望画廊」的展览,陈列了十位继发性乳癌患者圆梦未来的照片。主角人物由知名摄影师拍照,再利用AI编修技巧,让勇于追梦的患者可以为他们或将逝去的未来预制相片。

该AI模型经过训练后,其后制照片可维持摄影师的风格,同时也能让人物展现未来的脸部神情和身体仪态。展览中可看到有位女士于六十岁生日时,在舞台上轻盈地舞动芭蕾,而结缡卅年的先生就在观众席深情注目。该女士说:「看到照片时情绪上产生巨大冲击,不过却是一种良善的冲击。」还有一位正在接受治疗的卅一岁女士,预制了一张和她的伴侣在二○二五年的结婚照。另有一张照片是一位过去四年都在治疗的女士,在二○三○年出席她儿子婚礼前与儿子的合照。她说:「在仪式开始之前,只有我俩分享那一刻,让我感到非常自豪。」

摄影师说:「我很高兴能够参与希望画廊的活动,帮助继发性乳癌患者想像他们希望看到的未来时刻。」创意总监表示:「我们非常自豪能为继发性乳癌患者提供一个独特的平台,让他们分享对未来的希望。」主办单位也说「利用人工智慧来做好事非常重要…该计划的目的乃为患有乳癌或受乳癌影响的人们带来希望,我们很自豪能够在实现这目标上发挥作用。」

或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对凡夫俗子而言,要见诸相非相,境界实在太高。或许一张圆梦美照带给患者和家属的慰藉,有时还能胜过苦口良药呢!(作者为台湾大学资讯工程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