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好健康/高齡跌倒死亡率上升之謎
图/123RF
全球高龄人口愈来愈多,高龄者健康是重大挑战,慢性病与癌症防治成效渐渐浮现,但跌倒死亡率竟逐年上升。
陈亮恭。本报资料照片
这篇名为「1990-2021年59个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跌倒死亡率的时间趋势和模式,以及至2040年的预测」的研究,发表于最新「刺胳针.健康长寿(Lancet Healthy Longevity)」期刊,由韩国庆熙大学团队与陈亮恭合作,利用WHO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资料进行分析。
长寿社会的健康挑战
研究发现,1990年全球跌倒死亡率为每10万人23.21人,2009年降至11.01人,2021年又上升至12.50人,预测2040年将增至19.48人。
全球跌倒死亡风险 制表/李树人
高收入国家死亡率,从1990年27.76人降至2012年13.06人,但随后回升至2021年的13.77人;中高收入国家在2005年降至6.48人,2021年则回升至9.70人。死亡率增长最显著为85岁以上者,1992年至2021年间增幅达14倍,充分显示长寿社会下的健康挑战。
另一篇利用GBD 1990-2021年的资料分析,发现全球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与死亡率逐步下降,特别是已开发国家,显见西方国家慢性病防治已有成效,但跌倒死亡率却逐年增加。
主因恐是「竞争死因」
陈亮恭表示,高龄跌倒死亡率不减反增,高收入国家尤为明显,原因可能来自「竞争死因」,民众普遍有机会存活至85岁以上时,因为传统主要死因的防治成效与新医药技术进步,慢性病与癌症等死亡风险下降,跌倒反成为相对主要的死亡原因,凸显高龄者健康与跌倒防治的瓶颈。
跌倒致死的因素往往不是外伤,而是后续并发症,例如感染、多重用药、失能、谵妄等各项老年症候群。陈亮恭说,这表示愈是高收入国家,慢性病与癌症防治逐渐呈现的过程中,愈应该注意高龄医学发展。
跌倒未伤 也易生谵妄
「年纪大的人千万不能跌倒」,跌倒是全球主要的健康挑战,也是国人65岁以上意外伤害造成的第二大死因,许多老人家一跌不振。陈亮恭说,老人家髋关节骨折的年死亡风险可达20%,相当于癌症第二期,不能轻忽。
陈亮恭指出,每年有三分之一的65岁以上老人可能跌倒,其中10%造成明显外伤,但即使外伤或骨折治愈,后续的行动不便或失能产生的并发症,尤其是感染,更增加死亡风险。
九成长者跌倒后未出现外伤,但半数担心再跌倒而影响行动力,愈害怕愈容易跌倒,导致一跌不起。临床上也有不少健康长者,跌倒后虽未有任何外伤,却出现明显的谵妄,认知功能大幅衰退,历经大半年也无法复原。
训练肌力 有助预防跌倒
这也显示,目前跌倒预防与后续治疗不如其他疾病防治进步。陈亮恭指出,预防与治疗跌倒需由高龄医学的整合策略介入,更完整的看待整个治疗流程。
传统上家中长辈跌倒,送医后多关注是否有骨折或脑出血等严重外伤,一旦没有相关的外伤,医疗体系也没有后续的治疗方案,仅叮嘱家人小心后续的跌倒。
预防跌倒,外在因素应注意环境,以及老人家在穿鞋、辅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高龄者的多重药物使用,多重用药对于长者跌倒、骨折与住院的风险已被反复证实,但临床上获得的关注却依然不足;内在因素是加强老人家的体能和肌力,「愈怕跌愈要动」,适度活动、肌力强化与平衡训练有助预防跌倒。
陈亮恭说,这份研究点出超高龄社会的独特风险,长寿国家多半是已开发国家,长寿更与慢性病与癌症防治成就相关,研究彰显西方国家在慢性病防治成效后的破口,特别是85岁以上高龄者的独特健康表现与因应之道.这正是高龄医学必须发挥价值的部分。这个阶段往往不是单一疾病的议题,从疾病、失能到生活的各项复合式挑战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