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脑卒中的潜在杀手——颈动脉蹼

临床常见的脑卒中病因

有血管硬化、狭窄、闭塞、栓塞,血管的炎症

以及高血压、血管破裂出血、动脉瘤、血管畸形、外伤等......

但有许多患者在进行适当的诊断评估后

仍然没有发现任何可能原因

被称作“隐源性卒中”

研究表明,大多数“隐源性卒中”的原因是由于栓子脱落,就好比身体中某些部位的“垃圾”掉落下来堵在了血管里。这些“栓子”可以来源于心脏(比如隐性阵发性房颤、瓣膜疾病、心房结构异常)、肿瘤栓子、主动弓粥样斑块等。

其中,还有一个隐藏的因素:颈动脉蹼,你了解吗?

什么是“颈动脉蹼”?

颈动脉蹼是一种起源自动脉壁,并向腔内延伸的薄层内膜增生性组织,由于其解剖形态类似部分爬行类动物的“足蹼”而得此名。在影像学上表现为沿着颈内动脉球部向前的薄、光滑、膜样管腔内充盈缺损,可能是一种内膜型肌纤维发育不良。

颈动脉蹼被认为

是一种新的卒中危险因素

研究显示DC Haussen等对24名合并颈动脉蹼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随访一年,复发率高达29%,还有不同的研究显示,颈动脉蹼在隐源性卒中、青年卒中的发病率是对照组的9-20倍。所以,对于隐源性卒中、复发型卒中、青年卒中,都应该注意颈动脉蹼的筛查。

发病机制与检出意义?

目前对颈动脉蹼的发生机制尚无定论,有研究报道可能与患者雌激素水平、反复创伤、缺血、遗传、发育畸形及黑人种族有关。现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颈动脉蹼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

颈动脉蹼改变了颈内动脉管腔结构而致血流动力学异常。血液流经此处时会产生涡流而致血液瘀滞,局部易形成血栓,若脱落即可发生相应颅内动脉的栓塞。

研究显示,前循环隐源性卒中(即不明原因的脑卒中)患者颈动脉蹼患病率达21.2% 。 而在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颈动脉蹼的发生率为1.2%。因此,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可能降低部分人群卒中的发生风险。

检查方法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颈动脉蹼患者被发现,这类病变也不再“罕见”。检查方法如下:

1. 血管造影(DSA):金标准

2. CTA(动脉CT成像)

3. 多普勒血管超声:为该病变初筛及随访的重要检查方法

治疗方法与总结

目前临床上对于已经表现为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颈动脉蹼患者均需积极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为抗血小板或抗凝处理。

手术治疗主要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病例分享

2022年5月9日,患者雷某,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4年,再发加重2天”入院。

入院后患者行颅颈部CTA示:1.双侧大脑、脑桥多发腔隙性脑梗死;2.缺血性脑白质病,脑萎缩;3.主动脉弓,右头臂干少许钙化斑块;4.双侧内动脉起始部后方膜片充盈缺损区,考虑动脉蹼(图1)。因患者既往反复发生缺血性卒中,需进一步完善脑血管造影术。

图1CTA结果显示双侧颈动脉腔内膜片样物质

患者DSA检查结果考虑:动脉夹层可疑(图2)。结合患者脑梗死的病因与夹层相关,并与患者沟通稳定病情,择日行颈内动脉支架置入以解除该病因(图3)。

术后,患者住院期间积极配合针灸、中药、康复理疗等治疗,症状明显好转。于5月30日出院。

图2

颈动脉DSA

图3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

各位广大的卒中患者,应警惕卒中症状

及时发现卒中原因,早发现早治疗

遵义市中医院脑病科

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脑病科联系电话:0851-28768276

供稿:脑病科 苟明琴

编审:颜久雪

责编:刘益玮

审核:王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