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部门协同打造数字化“教联体”
上海市虹口区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和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早在2017年,上海市虹口区就主动拥抱互联网,依托信息化手段建设数字化家长学校。通过不断迭代更新,虹口区逐步探索出以家长为中心、以学校微信服务号为总入口、以轻量级应用为载体、以个性化课程为核心、以线上线下融合为特点的“数字家校”新模式。这种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管理的家长一站式学习平台,采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同时整合家校活动管理和家校沟通功能,有效推进了区域家长学校和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的建设。
数字家校实现信息精准匹配
以数字家校为基座,虹口区教育学院积极推进多部门数字化融合,让跨部门数字化协同“教联体”从理想变成现实。2024年5月,由虹口区教育学院发起,区委老干部局、区关工委、区民政局、区妇联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跨部门协同新机制正式启动,同时也在国内开创了以数字平台来落实跨部门协同“教联体”建设的先河。
依托数字家校平台,虹口区本着各部门平等互惠、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以每个部门至少“共享1个特色活动项目”及“共享一批优质课程”为抓手,以“谁发起、谁负责”为基本原则,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各部门的相关活动及课程资源共享,建立了家校社协同育人跨部门协作与资源共享机制。
2024年7月10日,由虹口区关工委推出的区青少年暑期非遗夏令营开营。夏令营首场活动“精武会的红色文化”正式通过数字家校平台发布,开放的名额很快就被抢光,活动现场坐得满满当当。这也让虹口区关工委感受到了跨部门协同新机制的魅力。目前,数字家校为全区家长配置了符合各年级需求与特点的个性化课程上千门,并持续更新一场场围绕家庭教育热点和难点的在线家庭教育大讲堂。
活动信息高效触达家长的原因是数字家校这条覆盖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的“高速公路”。由协同部门发起的活动在得到虹口区学校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确认后,可以立刻触达全区的中小学幼儿园家庭。在庞大的用户基数面前,活动名额就显得非常稀缺。好的活动总是受人欢迎,问题是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繁杂和不对称,让真正有需要的家庭未必能匹配到需要的活动,数字家校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信息的精准匹配真正实现了从“课程找人、活动找人”到“人找课程、人找活动”的转变。
丰厚资源惠泽更多学生家庭
虹口区各个部门共享的优质课程资源归类在“校家社协同”专题中,成为虹口区家长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虹口数字家校本身已有成体系的课程、大量的家庭教育讲座以及各种活动资源,跨部门协同和数字化共享之后,大大丰富了虹口数字家校的活动和课程,广大家长和孩子可以获得更多优质的活动和学习资源。
2023年,虹口区学校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搭建了一个校家社资源联动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数字化平台”,如今已有2万多名家长注册。
一位五年级学生家长说,平台上每周三的直播课成了他日常生活安排中的一个固定内容。通过平台上相关内容的学习,帮助他了解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和身心发展特征,为孩子青春期的到来做好知识上的储备和心理上的准备。
目前,由虹口区关工委支持、虹口区学校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联合“教育学院劳模工坊”、上海市钟山初级中学一起开展的“走近劳模——挖掘与整理劳模口述历史”系列活动视频也陆续在平台上推出,受到不少学生家庭的欢迎。
承前启后探索协同育人新路径
虹口区在家长学校建设方面具有深厚传统,早在1981年,虹口区长治中学就率先在全国创办了家长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家长学校之一。40余年过去了,在数字化时代的大背景下,虹口区致力于探索一条线上线下融合、跨部门协同育人的创新之路。
虹口区于2019年成立了区域性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枢纽——虹口区学校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该中心设有亲子加油站、亲子会客厅(VR体验室)、亲子剧场、课程研发室、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区家委会办公室、跨部门协同共育办公室等多个功能区域。如今,虹口区学校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实现了从实体中心到数字中心及融合中心的转型,实时显示的全区家庭教育大数据及跨部门协同大数据,也为全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和支撑。未来虹口区还会依托实体中心举办一系列活动,满足家长的多样化、个性化学习和成长需求。
(作者系上海市虹口区学校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副主任)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05日 第03版
作者:石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