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升风场3D空间利用率 专家:效益、环评兼顾

台电一期离岸风场若采用新世代规格风机比较

全球整合减缓气候变迁策略的重要平台COP 28联合国气候变迁大会于12日在杜拜落幕,今年有110个国家达成共同承诺,2030年将再生能源使用量增加到目前的三倍。国内离岸风场如火如荼开发中,专家学者皆认为,增加场址开发效益、将同一海域空间利用最大化,不但能兼顾环境保护,也能回应国际共识。

不论是太阳光电和离岸风力,台湾再生能源要继续扩张,都会面对土地及海域空间有限及环境影响问题。台湾碳补存再利用协会理事长、过去曾经参与离岸风场环境影响评估的教授马小康,今年也参与COP28,因此对于风力场址的稀有性有更深的认知。马小康指出,未来离岸风场面对的关键议题,即是「增加场址开发效益、最大化利用同一海域空间、并兼顾环境保护」。

马小康说明,在风机大型化的趋势下,借由导入效能更高的新机种,并采取使用新式减噪工法及环境友善科技,可以「大幅提升海域3D立体空间的利用率,并降低建置过程的环境影响。」也就是说,同样大小海域空间,若采用容量更大的风机,可以产出更多绿电。而单机容量增加,风场营运效能提高,对降低碳排有直接贡献,对整体环境可产生益处。

加大、加速再生能源建置并兼顾环境保护,是否做得到?前环保署副署长詹顺贵指出,离岸风电在台发展至今已近10年,各项法规逐渐成熟,尤其是环评标准与审核机制的严谨度更胜欧洲。各风场为确保符合环评标准,都提出不同的环境影响减轻措施;更有部分案场已超前承诺采用新科技以强化环境保护。因此,詹顺贵也建议「在环境影响可控的前提下,优化海域空间规划与放大使用效率」,借此落实离岸风电建置,满足产业对于低碳能源的需求,并回应全球净零碳排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