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火炉边玩牌!《炉石传说》开场音乐赏

爱玩网百万稿费活动投稿作者 座敷桐子(特约撰稿人),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卡牌游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末汉初的时候人类社会已经出现了卡牌游戏的雏形。而随着人类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卡牌游戏出现了,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卡牌游戏玩法虽然简单,但却包含无限的可能,所以卡牌游戏可以说是一种“永不过时”的游戏。人类进入电子游戏时代以后,卡牌游戏也成了游戏厂商们的热门题材。无独有偶,美国暴雪电影制片厂看准了卡牌游戏的巨大商机,推出了卡牌游戏《炉石传说》。

当暴雪爸爸说也要做卡牌游戏的时候,其实一开始我是排斥的。你说一个做MMORPG和RTS游戏的电影制片厂,怎么就跑去做卡牌游戏了呢?不过后来的事实说明,游戏厂商的发展固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暴雪这一举动蕴含深意,绝对不是被历史所钦点这么简单。

风靡世界的万智牌

卡池深度和发展时间来看,炉石传说自然是远远不如像万智牌这种历史悠久的经典卡牌游戏,但这并不影响炉石传说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风靡全球,甚至有不少万智牌职业选手也加入到炉石的阵营中来。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暴雪在一开始已经想好了“玩家发展路线”—休闲玩家可以在炉石中体验卡牌游戏的魅力,比如打打天梯冒险模式,而重度和职业玩家也有可以攀登的高峰:天梯传说前一百,各种官方认可的积分比赛,最终参加全球大赛与世界高手同台竞技

魔兽中的经典角色雷克萨

与不少经典原创卡牌游戏不同,炉石是魔兽的一个衍生产品,所以从一开始暴雪爸爸就打着充分利用玩家资源的算盘。不仅如此,设计师们在设计新卡牌的时候完全可以照搬魔兽里的人物,这既可以给魔兽老玩家以怀旧感,也可以给新玩家以新鲜感。在正式上线两年多以来,魔兽中的各种副本以“冒险模式”的名义摇身一变,让许多角色加入到炉石的卡牌阵营中来,变成了一张又一张有趣的卡片,甚至衍生出许多流派。精美的卡牌设计,相对平衡而又不失乐趣的玩法设定和随机行为带来的巨大成就感都使得炉石成为了卡牌游戏中的精品,“暴雪出品必属精品”的业界定律又一次得到了证明。

炉石传说开场曲《Pull up a Chair》(来源:本站

炉石中的卡牌各有千秋,而笔者作为一个普通的炉石休闲玩家,五级低保领取户兼传说遥望者,其实对炉石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那些卡牌,而是进入游戏后那首充满异国情调的BGM《pull up a chair》以及旅店老板那句经典的“嚯嚯嚯,小伙子们,看看谁来了”。

憨厚可爱的炉石酒馆老板

不少进入游戏之后都要先调整下每日任务,看看自己的卡牌收藏,调整下自己的卡组,然后再开始竞技模式或者天梯模式。而在这个过程中,陪伴玩家们的便是这首充满闲情逸致的BGM。玩家们似乎觉得热情好客的旅店老板就在身旁,举着装满麦酒的木酒杯和你打招呼,让玩家“在火炉旁找个位子随便坐(当然也有玩家把这句话空耳成在在火炉旁找个妹子随便做)”。这首充满风情的酒馆小调,一下子就让玩家们放松下来,想在火炉旁玩玩游戏。

Peter McConnell

这首BGM简直可以说是旅店老板的专属BGM也不为过,而很多人在听完它之后也会想象歌曲作者是不是也是像旅店老板那样热情好客的大叔。这首歌曲的创作者Peter McConnell确实是位大叔,不过他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路人大叔,而是一个身怀绝技的大叔。

据旁人讲,Peter大叔在还没学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会唱歌了。他对于童年的记忆虽然已经模糊,但关于音乐的部分却记得很清楚,他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学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情形。1960年Peter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但因为父母工作的缘故,四处搬家。Peter的童年在瑞士渡过,而后他又随着父母回到了美国,去过肯塔基、肯萨斯和新泽西。等到他上大学了,又搬去了波士顿。

频繁搬家的生活虽然辛苦,但Peter却在不同的地方发现了同样的快乐。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他便会吸收学习当地特色的音乐,这对于极具音乐天赋的他简直是手到擒来。他在各个地方学会了拉小提琴,弹吉他班卓琴,中学的时候加入了管弦乐队,大学的时候又加入了学校的摇滚乐队。

音乐天才兼学霸的Peter考上了哈佛大学,他一开始本来学习的是物理学,但很快发现比起枯燥的物理公式,灵动的旋律音符更能让他充满活力。于是在课外时间他几乎都是在学习音乐,就连做兼职也是去吉他店打工。出于对于音乐的喜爱,他最后选择了转去音乐系,向好几位音乐大师学习,包括Timothy Vincent Clarke,Curt Cacioppo 和 Ivan Tcherepnin。

Peter的好朋友Michael Land

哈佛大学音乐系也是卧虎藏龙,在这里Peter认识了日后事业上的贵人兼好基友Michael Land,此君后来为LucasArts旗下不少《星球大战》系列游戏和电影配过乐。毕业后Peter与Michael一起去了Lexicon公司(Harman旗下的一个子公司,专注生产录音棚设备和效果器和车载音响,部分豪车如劳斯莱斯配备了该公司生产的设备),两位好基友还组了一支摇滚乐队,经常在夜晚出去演奏,颇具默契。两人后面还计划把乐队的活动范围扩大到旧金山。

Michael不甘于只是在Lexicon公司里当一颗螺丝钉,于是他去面试了当时还是小公司的LucasArts并拿到了offer。后面Peter也在他的鼓动下面试了这家公司,也拿到了offer。这便是后面Peter电子游戏配乐生涯的开端。

科班出身的Michael和Peter不仅在搞乐队的时候高度合拍,就连搞起工程来也是十分默契。两人跳槽到LucasArts之后,一起发明了一套名为“iMUSE”的专利交互音乐系统。这套系统十分强大,可以让音乐自动随着游戏场景和人物的变化而变化。这套系统首次用到了Michael一直耕耘的游戏项目《猴子岛2》中去,而且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Peter在LucasArts默默耕耘,为许多游戏担任配乐工作,包括《猴子岛》系列、《印第安纳·琼斯》系列和大名鼎鼎的《星球大战》系列。LucasArts旗下各种经典的冒险游戏,Peter都参与了配乐工作。

冥界狂想曲

如果说《星战》系列游戏让同行们认可了Peter的实力,那么真正让他大放异彩的当属游戏史上一款独一无二的冒险游戏《冥界狂想曲》。这款游戏在1999年收获了E3最佳冒险游戏奖,获得了无数赞美和推崇,被称为“只有天才才能制作的游戏”。游戏中的音乐糅合了墨西哥风情与犹太风,Peter还把电影配乐的手法运用进来,可谓巧夺天工。

在为《冥界狂想曲》配乐的过程中,他认识了游戏制作人Tim Schafer,这位仁兄也是Peter事业上的大贵人。2000年Peter离开了LucasArts,开始用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在业界亮相。他的第一位兼长期大主顾,便是Tim Schafer,Tim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后请Peter为旗下很多游戏配乐,包括《意识世界》、《野兽传奇》和《万圣节大作战》。除此以外,Peter还为Popcap公司一个非常有名的游戏配过乐:《植物大战僵尸》。

从90年代初到现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Peter作为一位游戏配乐人可以说是硕果累累,见证了整个游戏产业的兴衰,称得上是身经百战,见的多了。他以一位工程师的身份闯入到经历过“雅达利大崩溃”事件后的游戏界,并坚持把自己的硬件特长和创作才华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这说明他对创作音乐有着非同一般的热忱。无独有偶,暴雪电影制片厂看上了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游戏音乐人,邀请他为旗下首款卡牌游戏《炉石传说》配乐。

许多人可能觉得,炉石中的音乐似乎没什么特点,但这其实恰恰是Peter有意为之。作为一款偏向休闲的卡牌游戏,游戏中的音乐必然不能喧宾夺主,而炉石中也不存在如万人战争、生死决战这样需要交响乐来衬托气氛的宏大场景,因此轻松休闲的酒馆小调和炉石的主题相得益彰,而这恰恰是Peter所擅长的类型之一。不仅如此,炉石中对战时候的各个场景音乐也是Peter创作的,玩家们在绞尽脑汁打败对手的时候,伴随着这样轻松的音乐,说不定真的可以灵光一闪。

文章最后,笔者忽然发现无线键鼠刚刚坏了,求各位读者老爷们赞助我128元买装备码字,60块买个键盘,60块买个鼠标,8块钱快递费。我不知道什么卡拉赞之夜,炉石也很久没玩了,谢谢各位读者老爷!

之前推荐过的歌曲可以前往我在本站云音乐建立的歌单查看(点击查看),即可看到最新推荐的歌曲和以往推荐过的歌曲了。

感谢各位观看,对本期节目有建议或意见的玩家可以进行回帖,我都会一一查看,或许由你推荐的音乐会在下一期出现。

详情请看这里

游戏专栏投稿信箱:otaku@vip.163.com

欢迎订阅爱玩APP的《游戏音乐》,更多精彩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