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启动台商第四波西进投资潮

旺报

大陆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中共对台工作会议提到,今年对台工作重点,除坚决反对台独与外部势力干涉外,更要展开支持台商、台企及台胞在陆发展的「四要」工作。汪洋的宣示代表大陆对台政策一贯性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卸任前夕的一连串发言,已彻底挑战中共的底线,大陆必须展现捍卫一个中国的决心,以避免情势失控

不过,中美之间、两岸之间政治分歧由来已久,非短期所能解决,我们更关心两岸民间交流问题,尤其经济连结不能因政治分歧而倒退,大陆支持台商及台胞在大陆的发展是正确的。民进党上台两岸关系渐行渐远,但大陆仍然推出一连串支持台商的政策。例如,2018年2月提出《惠台31条措施》,大幅放宽在陆台商及台胞各种投资经营与工作的限制,同时提供准国民待遇

2019年11月延续《惠台31条》精神,续推《惠台26条》,允许台商可参与重大技术装备、5G产业循环经济等投资建设,并享有融资、进出口便利及标准制订等与陆企同等待遇的政策。去年疫情爆发后,为协助台商复工复产、降低疫情对台商的冲击,更进一步在租税、社保费用及融资贷款方面,对台商提供《11条优惠措施》,去年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逆转过去4年降低的趋势而大幅增加,应与此有关

大陆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台商对大陆改革开放贡献极大,自1988年大陆公布《关于鼓励台湾投资的规定》,为台商赴大陆投资提供法律保障与政策条件后,台商前后出现三波投资潮,投资总金额达1222.85亿美元,占大陆外资14.34%,仅次于港商。大陆前百大出口企业,台商占了1/3,规模占比则接近5成,可见台商对大陆经济发展的重要。而北京支持台商,并非单纯的统战目的,背后更有经济的动机。尤其在大陆经济面临重要转折的当下,台商对先进技术的掌握能力、快速的市场应变能力与灵活性,将是未来大陆转型升级所不可或缺。

不容否认,面对疫情复燃与美国的制裁压力,即使2020年大陆经济缴出一张GDP破百兆人民币、成长率2.3%的大好成绩,但实际上北京仍不能掉以轻心。这些威胁短期内都不会消失,无形中将压抑经济复苏力道。正因如此,汪洋的谈话中多次提到,大陆支持台商台企发展方向,将集中围绕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譬如,支持台商抓紧新发展格局机遇、积极参与十四五规画实施、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都与大陆经济结构调整有关,目的就是希望在支持台商过程中,能够发挥台商力量,成功度过这段经济转型艰困期。

从《惠台31条措施》到最近的汪洋谈话,可以发现,大陆提供台商优惠措施基本上都一视同仁,并未因台商规模或所属产业不同而有差别待遇。站在公平的角度,或许是对的,但从经济战略的面向来看,这恐怕难以有效协助台商发展与大陆经济转型。也就是说,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北京得针对不同型态的台商,如大型或中小型、出口或内需传产高科技类别,提出更具体、更具差异化的措施,方能借力使力,协助台商发展并进一步发挥台商的真正力量。

例如,对有意出口转内销的中小型台商而言,大陆可以提供更多贷款与信用保证的资金协助,让其可以参与整个内循环经济的生产、消费、流通与分配等各个流程,进而带动新的市场需求。而对重心仍然放在出口、产能可能部分外移的大型台商来说,则是要提供更多与进出口环节有关的租税、融资与补贴优惠,才能避免台商加速产能或产线外移。

大陆需以新行动支持台商

再以高科技产业为例,台商在半导体制造、资通讯产品及物联网等领域仍有特定优势,大陆若能在相关产业的准入方面,放宽规定与条件,允许台商共同参与,同时加码保障台商的智慧财产权与创新成果,势必能充分发挥这类高科技台商的经验与优势,协助大陆及早达成科技自立自强的远景目标。

大陆需要台商投资,台商需要大陆市场,两者之间,是鱼帮水,水帮鱼。这也意味大陆支持台商的方针是正确的,只是细节部分需要更细腻的规画。台商投资大陆的主导权在大陆,大陆需要新思维、新行动,才能带动台商第四波西进投资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