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不要让台商陷入选择困境

报社

本已不平静的两岸关系大陆暂停台湾凤梨进口风波再起,陆方称依法规行事,且已多次通知台方改善,台湾拒绝接受这个说法,要求大陆拿出证据无端口水战使双边关系更加恶化,却使底层民众,包括农民、小工厂、小型服务业揣揣不安,深怕自己行业卷入下一个两岸角力,也让台商究竟应该西进或转向他地的问题,再度浮上台面

政府推新南向 市场买单

民进党执政以来,两岸关系恶化,政府积极鼓吹新南向,并投入大量行政资源,希望透过政策导引力量,扭转台商西进趋势,以降低两岸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但执行5年多来,成效明显不彰。不论是就贸易投资或融资等面向观察,更像是政府一厢情愿政策硬干结果,而非市场的真正选择。换句话说,许多台商前进新南向国家投资贸易,并非基于市场因素,而是着眼于政府背后庞大的政策资源与可能从中取得的好处。

以下几个数据清楚反映了这个事实,根据财政部统计,2020年台湾整体出口高达3453亿美元,不只成长4.9%,还创下历史新高纪录,其中新南向18国出口衰退3.2%。两相对比,政府努力5年多的新南向政策,显然没有对台湾整体出口做出太大贡献。即便官方澄清说此一结果是受到疫情拖累,然若再把时间往前推移一年,2019年对新南向18国出口,其实衰退幅度更大,达-7.3%。显见以出口数据来看,市场并不买单政府的新南向努力。

更不用说,自2016年政府启动新南向政策以来,台湾对新南向18国的贸易顺差,几乎就像溜滑梯一样,逐年下滑。从2016年7311亿元,一路下滑到2020年4100亿元,整整少掉3211亿元,衰退幅度则高达44%。单纯从国民所得支出面来解读,贸易顺差代表的是对经济成长的实质贡献。亦即,顺差愈多,对经济成长的贡献就愈多;顺差愈少,贡献经济也就愈少。据此观之,新南向贸易顺差逐年衰退的背后,明显意味着,台湾近几年的经济成长数字,其实是被新南向政策给拉低了。至少在贸易这个环节,确实如此。

另外,与贸易息息相关的投资数字,表现也几乎如出一辙。根据经济部投审会统计,2020年台湾对新南向18国投资件数下滑到只剩175件,大减34.5%,而投资金额虽微幅成长1.4%,但28.3亿美元的数字,却远比新南向政策实施前的2015年35.3亿美元,足足少掉7亿美元,衰退幅度高达2成。撇除疫情因素不看,2019年同样较2015年衰退21%,2018年甚至还衰退超过3成(32%)。

突显两岸供应链分工重要性

这都清楚代表着,即使政府投入大量资源、鼓励厂商前往新南向国家投资,但基于现实考量,厂商并没有一昧地盲从,而是依循市场铁律,做出对自己最好的决定。就如同前面所提到的,政府妄想透过自身力量,去改变市场的大趋势,只会更加造成资源的错误配置。而这也是新南向投资成效不彰最主要的原因。

相较于新南向的失败,回头来看看在民进党政府大力阻挠下的两岸经贸,呈现的是两样情。同样是来自财政部与经济部投审会的资料,2020年台湾对大陆及香港出口大幅成长14.6%,出口金额1515亿美元、出口比重43.9%、贸易顺差867亿美元,全面改写历史新高纪录。此外,台湾对大陆投资金额虽离往年巅峰时期有段距离,但在疫情冲击下,却仍冲出年增41.5%的亮眼成绩

尤有甚者,当外界一股脑儿地认为台商正大举加速撤出大陆时,金管会公布的最新数据,却打脸这样的说法。据金管会统计,2020年前3季上市柜公司在大陆投资收益2769亿元,而历年累计大陆投资收益汇回金额5280亿元及占比20.9%,纷纷创下近10年新高。显见两岸经贸及投资往来,不只没有受到民进党政府大力阻挠的影响,反而在疫情下,更加突显两岸供应链专业分工的重要性。

摊开新南向与两岸的成绩单,可以清楚看到,市场才是台商最后选择的依归。这也意味,当政策基于某些特定目的或因素,一面倒偏向某一方,而不顾市场趋势,只会让台商更加难为。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不应该让台商陷入选择的困境。而应该用心倾听台商的心声,顺着市场趋势,协助台商发展。不然最后倒楣的,不但是众多的台商族群,国家长期竞争力也将因而受损。为政者,岂可不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