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体重3个月狂掉20公斤 竟是甲状腺亢进惹祸

面对暴瘦民众,医师可透过各种医疗检查结果厘清真正病因。(亚大附医提供/张亦惠台中传真)

台中75岁张姓老翁近三个月来体重快速减轻,从原本76公斤暴瘦到55公斤,还变得虚弱无力且易喘,亲友纷纷建议就医检查,老翁到医院抽血检查发现「甲状腺刺激激素」(TSH)偏低、「游离四碘甲状腺素」(free T4)升高,揪出甲状腺亢进才是体重减轻的真正原因。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家医科主治医师吴佾璇表示,体重减轻是门诊很常见的问题,不过有意义且非意愿性的体重减轻,目前并没有公认的标准,常用的定义是指体重在6个月内降低至少5%,就会视为异常,至于造成体重减轻的原因很多,大部分可以经由医学检查找出根源,前述患者经过几个月的药物治疗,体重终于慢慢回升,原本的心悸、失眠也都改善了。

吴佾璇指出,最常见造成体重减轻的原因为肠胃道相关疾病,恶性肿瘤则约占4分之1,内分泌疾病(包含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等)、慢性感染或发炎(如肺结核、爱滋病、自体免疫疾病等),以及心、肺、肾、神经系统的疾病、药物的副作用,皆有可能导致体重减轻。

吴佾璇表示,精神疾病特别是忧郁症,约占所有原因的1/10,与中医所说的「肝木克脾土」不谋而合,反应情绪对于食欲及消化功能的影响。

另外,吴佾璇强调,若家中长辈出现暴瘦情况,除了上述原因,也要考虑嗅觉及味觉的变化让老人家胃口变差,也可能是咀嚼与吞咽功能退化,影响食物营养摄取,或者因行动或社会问题而备餐困难,也可能有脱水、肌少症等问题,另,老年忧郁症也可能出现不典型的表现,且常以身体症状而非情绪症状呈现,这点容易被忽略。

最后吴佾璇提醒,民众应养成定期量测体重的习惯,如出现体重减轻的症状,可先自行评估是否有食量或进食频率减少,或者活动量增加而无相对应的增加饮食等,若排除刻意减重,应积极就医寻找体重下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