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祖产赠子 「差点沦落住铁皮屋」靠1招反转 律师解密:关键在2件事

律师提醒要把祖产赠与子孙,最好要写下清楚的赠与契约。(示意图/本报系资料照)

南投县一名刘姓老翁将老家赠与给长子,并且附上3个条件:孝顺长辈、无偿让爸爸和阿嬷住到百年及过年要祭拜祖先。没想到长子不但没祭祖甚至想把老家卖掉,让爸爸住到铁皮屋去,老翁一气之下告上法院,南投地院认为老翁提出条件合情合理,长子卖掉房产的意图已经明显违背爸爸条件,最后判爸爸胜诉,将房产归还老翁。

但另外一个案例就没这么幸运。爷爷将房子送给长孙,结果孙子收到房子后对爷爷默不关心,爷爷气孙子「把房产送给他后却不来尽孝」最后告上法院却被判败诉。

恩典法律事务所创办人苏家宏在脸书上分享这两个案例,为何同样是长辈赠与想要收回,最后差别这么大?关键在2个因素。

关键1:在「举证赠与契约,所附的条件确实存在」,因为在法庭里,被告有可能没有说实话,纵使长辈觉得有把条件说清楚、讲明白,但是晚辈可能「没听到」或「有听没有到」,被告只要否认有这条件,原告(长辈)就要举证了。所以,赠与契约要白纸黑字写下来,这样对方才无法抵赖。

关键2:在「举证对方没有尽到所附的条件」,如果父亲送儿子一栋房屋,要求儿子尽扶养义务,也有白纸黑字写下来,结果儿子没有尽到扶养义务,父亲一状告上法庭,儿子(被告方)可能说我都有拿现金给父亲?或是主张每个月拿1万5000元给父亲就够了。因为没有说好金额,会让法官不容易判断。

所以赠与契约所附的条件越清楚越好,如果对方没有照着做的话,可以撤销赠与拿回房产。例如:

第一:约定子女多久返家探亲一次,「人事时地物都很清楚」。

第二:约定子女每个月第几日,支付给父亲2万5千元,并汇入XX银行,XX帐号。

第三:是其他支出,例如:医疗费用、外籍看护薪资、老家修缮、税金等等,都可约定由受赠与的子女负担。

苏家宏说,多数人下意识地会觉得,送给子女房产、钱财,子女就会很感激地孝顺照顾我,其实不一定。赠与财产给子女时,如果不想让自己沦落为「住铁皮屋」的下场,最好就要先约定好。

本文获得「苏家宏律师粉丝专业」授权,未经同意不得转载。